<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科普】世界十大超深水油氣工程

    OE(Offshore Engineer)期刊2017年第5期列出了世界10大超深水油氣開發工程。

    小編據此深度挖一挖,結合自己的認知,挖出點經驗和感想,與大家共享……

    一、十大油田

    二、油氣田概述

    No.1      Stones

    1. 位置

    墨西哥灣中部海域WR/464、WR/507、WR/508區塊(WR是Walter Ridge的簡稱)。

    2. 權益

    作業者:Shell,權益:100%

    3. 開發模式

    獨立開發

    4. 工程模式

    FPSO+水下生產系統。

    項目采用Turritella FPSO進行開發,該FPSO是世界上作業水深最深的浮式生產裝置。如此一座裝置由2003年服役的蘇伊士型舊油輪改造而成,改造時船齡已經超過10歲,放在國內估計會被各種“磚家”的唾沫淹死,國內已經不用改造方案很多年,Why?呵呵~

    可參考小編以前的一篇文章《【咨詢】2016年世界海洋石油五大工程》

    5. 主要承包商

    No.2      Silvertip/Tobago

    1. 位置

    墨西哥灣西部海域。Silvertip 位于AC/815區塊,Tobago 位于AC/859區塊(AC是Alaminos Canyon的簡稱)。

    2. 權益

    Silvertip油田

    作業者:Shell,       權益:40%

    參與者:Chevron,  權益:60%

    Tobago油田

    作業者:Shell,        權益:32.5%

    參與者:Chevron,  權益:57.5%

                         Nexen,     權益:10% 【Nexen在2013年被中海油收購,此油田權益已經間接歸CNOOC,中海油已經走在了世界超深水的前沿,知道嗎?如果可以以此為契機為國內深水技術及管理人員搭建一個高級學習培訓平臺,將國外先進技術引入國內,國內不需再當錢多人傻的冤大頭,可是,可是~】

    3. 開發模式

    依托周邊Great Whit油田開發

    Silvertip油田產出液輸送3km至西南部Tobago油田的管匯,匯聚后的產出液經10公里海管輸送至Great White油田的Perdido SPAR。

    4. 工程模式

    水下生產系統+外輸管線

    5. 主要承包商

    No.3      Chinook

    1. 位置

    墨西哥灣中部海域WR/425、WR/469區塊(WR是Walter Ridge的簡稱)

    2. 權益

    作業者:Petrobras,權益:66.67%

    參與者:Total,       權益:33.33%

    3. 開發模式

    聯合開發

    Chinook油田與Cascade油田聯合開發

    4. 工程模式

    FPSO+水下生產系統

    5. 主要承包商

    No.4      Cascade

    1. 位置

    墨西哥灣中部海域WR/205、WR/206、WR/249、WR/250區塊(WR是Walter Ridge的簡稱)。

    2. 權益

    作業者:Petrobras,權益:66.67%

    參與者:Total,       權益:33.33%

    3. 開發模式

    聯合開發

    Chinook油田與Cascade油田聯合開發

    4. 工程模式

    FPSO+水下生產系統

    BW Pioneer FPSO位于Cascade油田,是美國墨西哥灣服役的第一座FPSO(美國以前有FPSO應用禁令),該FPSO亦有舊油輪改造而成

    眼尖的同學可以看到,該油田應用了自由站立式立管(Free Standing HybridRisers,簡稱FSHR),這是FSHR在工程項目的第二次應用。第一次是2007年用于巴西海域Roncador油田P-52半潛式生產平臺。

    5. 主要承包商

    No.5      Great White

    1. 位置

    墨西哥灣西部海域AC/812、AC/813、AC/856、AC/857、AC/900、AC/90區塊。(AC是Alaminos Canyon的簡稱)

    2. 權益

    作業者:Shell,        權益:33.4%

    參與者:Chevron,  權益:33.3%

                   BP,             權益:33.3%      

    3. 開發模式

    獨立開發

    4. 工程模式

    SPAR+水下生產系統+外輸管線

    油田所用Perdido SPAR為目前世界上作業水深最深的SPAR(安裝水深2377m)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Perdido SPAR雖然安裝了鉆井系統但是沒有應用干式采油,這與國內很多“磚家”的認知可能沖突。SPAR平臺和TLP平臺很多都用濕式采油(以后小編寫專題來剖析)。

    5. 主要承包商

    No.6      Coulomb

    1. 位置

    墨西哥灣東部海域MC/613、MC/657區塊。(MC是Mississippi Canyon的簡稱)

    2. 權益

    作業者:Shell,權益:100%

    3. 開發模式

    依托周邊Nakia油田開發

    Coulomb油田產出液經43km的外輸管線輸送至Na Kika油田的半潛式生產平臺。

    4. 工程模式

    水下生產系統+外輸管線

    所依托的Na Kika平臺用于6個油田的開發,可為區域開發之典范。值得國人學習。

    5. 主要承包商

    No.7      Hadrian

    1. 位置

    墨西哥灣中部海域KC/963、KC/964區塊(KC是Keathley Canyon的簡稱)

    2. 權益

    作業者:ExxonMobil,權益:47.0%

    參與者:Eni,        權益:30.0%

            Petrobras,   權益:23.0%      

    3. 開發模式

    依托周邊Lucius油田開發

    Hadrian氣田產出氣液經43km的外輸管線輸送至Lucius油田的SPAR平臺。

    4. 工程模式

    水下生產系統+外輸管線

    Hadrian氣田是在當時被認為是Thunder horse油田【可以查看下邊的前一篇文章《Thunder Horse油田——近乎夭折的世紀巔峰之作》】之后的另一重大發現,當時估計2P儲量有7億桶油當量。后來隨著探井的增加,評價的進一步深入,結果令人失望,氣田氣儲量不到200億標準立方米。氣田用兩口生產井開發每口井的建設成本都在1億美金以上。

    5. 主要承包商

    No.8      Iara Entorno

    1. 位置

    巴西海域里約熱內盧附近Santos盆地Iara Entorno區塊

    2. 權益

    作業者:Petrobras,       權益:100.0%

    3. 開發模式

    聯合開發

    由于Iara油田屬于一個超大型油田,預計儲量在30-40億桶,巴西國油基于采用大區域聯合開發的戰略,將Iara油田的Oeste de Atapu, Berbigao, Sururu和Iara Entorno油田一起開發。

    4. 工程模式

    FPSO+水下生產系統

    5. 主要承包商

    可能大部分同Iara油田

    No.9      Iara

    1. 位置

    巴西海域里約熱內盧附近Santos盆地Oeste de Atapu, Berbigao,Sururu區塊。

    2. 權益

    作業者:Petrobras,    權益:65.0%

    參與者:Shell,            權益:25.0%(原BG資產,2015年Shell收購BG)

                  PetrogalBrasil,權益:10.0%      

    3. 開發模式

    聯合開發

    4. 工程模式

    FPSO+水下生產系統

    油田計劃打24口井: Oeste de Atapu(2口井), Berbigao(7口井), Sururu(15口井),用P-69,P-70,P-71三艘FPSO進行開發,另加用于Iara Entorno油田開發的兩艘FPSO,總計5艘,每艘FPSO日產油15萬桶,氣600萬標準立方米。原計劃FPSO在2017-2018年安裝到位,結果由于FPSO進度滯后及隨之而來的巴西石油腐敗事件影響而被推遲。

    P-69 FPSO船體在巴西Estaleiro Rio Grande (ERG)船廠建造,上部模塊建造及總裝在巴西BrasFels船廠進行。BrasFels為新加坡吉寶(Kepple)在巴西的分公司,完成了P-56半潛式生產平臺,P-61張力腿平臺以及多座FPSO的建造工作。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P-70  FPSO船體在啟動中遠海工建造(已經完成),本來計劃在巴西由OSX/Mendes Júniorconsortium完成上部模塊建造和總裝,由于腐敗事件影響OSX進入破產保護程序,工期嚴重滯后趕工無望被海油工程接手,計劃于2017年9月完工。

    5. 主要承包商

    No.10    Appomattox

    1. 位置

    墨西哥灣中部海域MC/348、MC/391、MC/392區塊

    2. 權益

    作業者:Shell,     權益:79.0%

    參與者:Nexen,   權益:21.0%【Nexen在2013年被中海油收購,此油田權益已經間接歸CNOOC,中海油的有一筆超深水油氣資產,不跟大哥Shell好好學學就是暴殄天物,錯失天賜良機了】

    3. 開發模式

    獨立開發

    油田開發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2019年前用6口井開發,第二階段在2020~2023年增加9口井(4口生產井+5口注水井)。

    4. 工程模式

    半潛式生產平臺+水下生產系統

    Appomattox  FPU油處理能力預計在10-20萬桶每天(油田峰值日產量為17.5萬桶),氣處理能力400萬標準立方米每天。根據Shell與中遠簽訂的船體運輸合同,船體干重為4萬噸左右,加上上部設施,平臺總干重應該在6萬噸左右,預計作業排水量在10萬噸左右。平臺及上部處理設備總投資預計在20億美金左右,國內相關研究人員有必要記住這個數字。

    根據Upstream消息,國內陵水項目要用半潛式生產平臺方案,處于FEED招標,這么好的實際應用樣板,已經交完學費,不知道有沒有學員跟進和派駐。

    5. 主要承包商

    三、觀點評述

    數據列完了,小編來點自己的觀點以求拋磚引玉:

    1. 超深水油氣田比較集中。

    如標題,分析以水深為線,強調的是最大水深,所提及的十個油氣田8個位于美國墨西哥灣,2個位于巴西海域,巴西海域雖然數量少但是儲量大,兩個油氣田的儲量預計在30-40億桶油當量。

    2. 油氣田開發方式模式靈活多樣。

    10個油氣田中,3個采用獨立開發模式,3個采用依托開發模式,4個采用聯合開發模式。獨立開發多用于大型油氣田(如Stones儲量預計20億桶,Great White儲量預計3.5億桶, Appomattox儲量預計4億桶);依托開發多用于周邊有設施的中小型油氣田開發;聯合開發即可用于小型油田的聯合開發,也可用于大型油氣區域的區域聯合開發,是業界常用的一種開發模式(很多看似獨立開發的項目,實際上本身就是對個油田的聯合,如Na Kika項目設計之初為5個油氣田的聯合開發)。通常獨立開發投資最大,依托開發投資最小,聯合開發居中。獨立開發獨成體系,利于周邊油氣的回接;依托開發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設施資源;聯合開發便于區域布局和整體戰略實施。油氣田開發方式的選擇應該從經濟效益和整體開發戰略考慮。

    3. 高風險需要抱團協作降低開發風險。

    10個油氣田中,7個為合作開發(不少于2個權益公司),只有Shell兩個油氣田,Petrobras1個油田獨自開發。當然這里邊有歷史的遺留問題,更多的是資源分享風險共擔。海洋油氣開發屬于“三高”行業(高投資、高風險、高回報),在盯著利潤的時候記住風險是非常有必要的。國內油氣田勘探開發,特別是勘探階段是不是也可以引進社會風險資本,開發階段是不是也可以拓寬融資模式

    4. Shell是油公司的典范。10個油氣田中,Shell占了6個,其中5個擔任作業者,Shell走在世界超深水油氣開發的最前頭。都說企業大了就會有體制,就難創新,Shell不是一般的大,Shell也不是一般的敢創新,第1艘FPSO是Shell主導的,第1艘FLNG是Shell主導的(雖然現在尚未投產但是確實是第一個建造),Mars B  TLP平臺Shell自主做的船體設計,這次的Appomattox 半潛式生產平臺Shell自己做船體設計的可能性也很大。Shell作為一家國際油公司技術做的好、市場做的大、戰略走的遠,確實是一家讓人尊敬的公司(也是小編最喜歡的油公司,嘿嘿)。現在中海油已經有機會跟人家同臺學習,莫大的榮幸(小編已經提了多次,強調是為了說明重要,不知道會不會引起重視),中海油加油

    5. 中國油公司已經在超深水開發的圈子里。

    10個油氣田中,中海油(通過Nexen)參與了其中的兩個,雖然都不是作業者,但是都可以扮演著重要的技術支持角色,既然是支持就可以邊支持邊跟增邊學習,這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啊……對于國內沒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而言,能夠利用好這個機會,國內的超深水技術、管理經驗將有巨大的躍升,不知道相關人員怎么吃這個肉餅。這不僅關系著超深水油氣資源更關乎國內海洋工程制造業。中海油加油

    6. 中國的制造業已經介入超深水油氣開發鏈條海油工程參與巴西國油FPSO總裝,中遠船務參與到巴西國油FPSO船體建造,中國遠洋參與到大型海洋結構的運輸。可以說這些工作本來國內的很多企業都已經有能力做,但是能得到國際油公司的認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個項目背后都有很多的故事,這必將成為中國海工油服企業走向國際化的印記。小編相信將來的海工制造業肯定會屬于中國,不論高端。但是,也需要正視差距,鉆井服務、水下設備(采油樹、管匯等)、管線、臍帶纜都被國際巨頭Transocean、Noble、ENSCO、FMC、Technip、Nexans等壟斷,看不到中國企業的身影,一方面是沒有市場沒有機會,另一方面技術確實存在較大差距,市場需要自己開拓,技術需要自己加強,在低油價新常態下,各種“真專家”也是觸手可及的,希望中國企業可以利用好國際人才資源,全方位追趕。中國企業加油!

    7. 繞不過去的水下生產系統。10個油氣田全部采用水下生產系統,即使是,運用SPAR平臺的Great White油田。遺憾的是,很多國內“專家”還在爭論干式采油和濕式采油的優劣,希望中國的制造業不要糊涂,漠視這塊藍海的存在。小編非常看好水下生產系統的廣闊前景,它大大提高了油田開發的靈活性,隨著人們技術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水面設備將會被移到泥面,水下生產系統在未來的深水特別是超深水開發中大有作為。這幾年在中海油的帶動下,一些企業也在慢慢成長,但是路漫漫其修遠,通過并購國外小公司提升技術擠入市場未嘗不是一個策略。中國企業加油!


    附件:

    附美國墨西哥灣及巴西海域區塊分布圖供專業人士參考。

    1. 美國墨西哥灣區塊分布圖

    (援引于OFFSHORE出版的POSTER-2016The Gulf of Mexico

    2. 巴西海域油氣區塊分布圖

    (援引于OFFSHORE出版的POSTER-2015Brazil)

           文中內容純屬個人的觀點和評判,希望可以給業內人士提供借鑒。若有謬誤歡迎留言指正,若有問題歡迎留言討論!


    ~~~~~~~~~~~~~~~~~~~~~~~~~~~~~~END~~~~~~~~~~~~~~~~~~~~~~~~~~~

    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deep_lanland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