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大宇造船為日本公司Inpex建造的浮式生產儲卸油船(FPSO)“IchthysVenturer”號正式起航前往澳大利亞,在位于帝汶海的Ichthys油田進行連接和試運轉。那關于Ichthys油田及“IchthysVenturer”號有什么值得深挖的內容,一起來看@藍色大地 的詳細剖析,不僅描述了油田的情況,還將FPSO的建造過程全部展現了出來,值得一讀。
/
一、氣田概述
1、 地理位置
Ichthys氣田位于澳大利亞西北部海域Browse盆地WA-50-L區塊,氣田區域40 km×20km、平均水深260m,離最近海岸線220公里。作業者INPEX Corporation占有62.25%的權益。
2、權益方
3、產量儲量
(1)儲量
氣田天然氣2P儲量3600億標準立方米
凝析油2P儲量5億桶
(2)產量
凝析油峰值產量:100 000桶/天
天然氣峰值產量:4 000萬標準立方米/天
LNG年產量:890萬噸
LPG年產量:165萬噸
二、開發歷程
1998年,INPEX通過公開競標獲得區塊權益
2000年,三口探井均獲得天然氣和凝析油發現;
2009年,獲得政府下發的環境許可;
2011年,開放方案獲得政府批準;
2012年,通過最終投資決定;
2018年,預計氣田投產。
三、開發模式
1、開發方案
項目采用獨立開發方案,采用濕式工程模式,布置13個鉆井中心約50口井。
2、工程模式
氣田采用“SEMI+FPSO+水下生產系統+外輸氣管”的工程模式進行開發。
氣田由水下井口開發,經管匯輸送到SEMI(上部設施包括油氣分離系統,脫水系統,升壓系統,氣體外輸系統等)進行處理,產出氣經外輸管線輸送到Dawin路上終端,產于液輸送至FPSO進行處理,產出凝析油經穿梭油輪外輸。
四、主要設施
主要生產設施包括:
-
Ichthys Explorer;
-
FPSO;
-
水下生產系統:13個鉆井中心,50口井;
-
生產外輸管線:18根立管,6根臍帶纜。
今天主要講述Ichthys Venturer FPSO。
五、Ichthys Venturer
▼FPSO Ichthys Venturer建造過程
1、設計參數
2、關鍵合同
2009年4月30日,INPEX Browse Ltd (INPEX) 授予AMEC plc公司FEED合同。合同內容包括半潛式生產平臺(簡稱IchthysExplorer )設計、FPSO設計、UFR設計、外輸海管設計。AMEC 將合同分包給Aker Solution(負責CPF和FPSO船體設計)和JPK(負責外輸海管和UFR設計)。AMEC是一家國際項目管理和工程服務公司,服務領域從石油天然氣設施到實驗室、交通系統以及學校和醫院。客戶包括BP、殼牌、埃克森美孚和康菲石油等知名國際油公司。2017年3月被Wood Group收入麾下。
-
2012年2月2日,SBM獲得單點合同,價值5億美金,單點直徑20m,高度65m,重約7000噸,預計2015年年中安裝
-
2012年3月8日,,韓國大宇獲得FPSO總包合同(競爭對手韓國現代,同行血拼不止在中國),價值20億美金,計劃于2016年4月交付;
-
2012年6月22日,Technip獲得FPSO上部模塊詳細設計和采辦輔助合同,主要為韓國大宇提供支持;
-
2016年1月28日,Clough獲得FPSO回接服務分包合同;
-
2017年5月9日,Monadelphous Group獲得6+2年的運維合同,包括Ichthys Explorer半潛式生產平臺和Ichthys Venturer FPSO;
3、關鍵節點
-
2013年6月18日,FPSO船體切鐵;
2014年2月19日,FPSO鋪設龍骨;
-
2014年7月6日,FPSO船體下水(從浮船塢);
-
2014年12月4日,FPSO完成內轉塔單點安裝,FPSO內轉塔,高31m,重4200噸。造于新加坡;
-
2015年4月22日,FPSO開始上部模塊吊裝作業;
-
2016年5月16日,FPSO完成上部模塊吊裝作業(2015年4月~2016年5月,歷時1年多);
-
2017年2月17日,FPSO命名為FPSO Ichthys Venturer;
-
2017年7月18日,FPSO從韓國大宇玉浦船廠(Okpo)出發濕拖至澳大利亞海域;
-
2017年8月14日,歷時26天,拖航5600km,IchthysVenturer抵達澳大利亞海域。
4、裝備投資
Ichthys Venturer總投資預計30億美金左右,其中船體建造及總裝費用20億美金(韓國大宇部分)。
六、小編評述
1、價格戰不止在中國
-
2012年,Ichthys Venturer FPSO項目:韓國大宇、韓國現代血拼;
-
2013年,Egnia FPSO項目:韓國三星、韓國現代血拼(其中第一個AKPO FPSO是韓國現代造的);
-
2014年,PFLNG 2項目:韓國三星、韓國大宇血拼(其中第一個PFLNG 1是韓國大宇造的);
-
2017年,Mad Dog 2半潛式生產平臺項目:韓國三星、韓國現代、韓國大宇血拼;
只要有市場,同性同質競爭永存,抱怨沒用,只有提升自己的技術能力,降低陳本,加強服務,做精市場,機會只會留給有心人,在各類項目血拼中韓國三星貌似略高一籌,其中商道同道中人深入琢磨吧……
2、FPSO的發展現狀
OFFSHORE雜志每年8月份均會統計數據數據,自2008年以來FPSO的在役數量維持在140-180座左右。2013年以來FPSO數量逐年遞增,至今已經達到178座。雖然油價仍然處于低位,但是油價已經基本企穩,一些深水油氣田項目將被提上開發日程,FPSO作為一種技術成熟、經濟有效的生產裝備前景廣闊。
2016年投產的Turritella FPSO作業水深達2896m,成為世界上作業水深最深的浮式生產裝置,縱向拓展了FPSO的適用水深(詳見【咨詢】2016年世界海洋石油五大工程)。
2016年投產的Goliat FPSO作業于北海冰區海域,成為世界上第一座作業于極地海域的浮式生產裝置,橫向拓展了FPSO的適用海域。至此,FPSO在世界各海域已經都有成功的應用(詳見【咨詢】2016年世界海洋石油五大工程)。
2016年投產的SATU LNG-FPSO作業于馬來西亞Kanowit氣田,打開了FPSO在氣田開發的新篇章,可能會在氣田開發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詳見【咨詢】 PFLNG Satu成功完成第一船LNG液貨卸載外輸)。
水深、地域、類型,FPSO在2016年從三個維度實現了突破。2016年是FPSO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從此,FPSO的應用可能會有新的躍升。
3、FPSO的發展趨勢
2017年6月24日,外高橋造船全資子公司外高橋海工與國際FPSO運營商SBM Offshore在上海正式簽訂FAST4WARD新型200萬桶FPSO船體EPC總包合同(注意是船體EPC總包合同)。在恭喜外高橋之余,我們應該注意到“FAST4WARD新型200萬桶FPSO”,這個或許會是一場變革,一場FPSO標準化的變革。
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產品的發展一般都經歷創新、成熟、標準化三個階段。標準化往往是產品的最終方向。放眼船舶領域是如此,放眼海工領域,在鉆井船、半潛式鉆井平臺、自升式平臺已經實現標準化,在生產裝備領域尚且行動遲緩。放眼國內FPSO,在服役及服役過的18座FPSO載重噸主要為5萬噸、10萬噸、15萬噸、30萬噸。FPSO多由油輪改造而成(占總量的70%),由此FPSO的載重噸與油輪的載重噸有著重要聯系,小編整理油輪的載重噸位劃分如下:
-
通用型油輪(1萬噸以下);
-
靈便型油輪(1萬—5萬載重噸);
-
巴拿馬型油輪(6萬—8萬載重噸);
-
阿芙拉型油輪(Aframax,8萬—12萬載重噸),該型船舶可以停靠大部分北美港口,并可獲得最佳經濟性,又被稱為“運費型船”或“美國油輪船”;
-
蘇伊士型油輪(Suezmax,12萬—16萬載重噸);
-
VLCC(Very Large Crude oil Carrier):巨型原油船,載重噸在20~30萬噸之間;
-
ULCC(Ultra Large Crude oil Carrier):超巨型原油船,載重噸在30萬噸以上。
油輪是很久以前就被標準化了的一型船舶,他的表親FPSO標準化還會遠嗎?FPSO多為定制設計,之所以沒有標準化一是因為體量太小,從第一座FPSO服役至今40多年也就不到200座;二是因為歸屬分散,FPSO一半由作業者運營,一半由運營商運營, 運營商又分很多家,每家都難以形成規模效應。但是隨著海洋油氣開發的進一步發展,及FPSO數量的增長,運營商并不是沒有機會迅速成長壯大,一旦拉開帷幕,造成一家獨大,就可以通過標準化降低成本,規模化侵占市場。目前五大FPSO運營商MODEC、SBM、BW、Teeky、Bumi Armada中,MODEC和SBM已經走在前列。這次SBM的FAST4WARD可謂雄心壯志,但是MODEC的市場能力不容小覷,FPSO是否可以掀起一場腥風血雨?中國的FPSO運營商是否有參與之機?海工設計公司閑置的設計產能、海工制造企業嚴重過剩的建造產能,設備商的閑置設備配套產能為這場改革提供了良機。
FPSO標準化變革的帷幕已經拉開,讓我們拭目以待……
七、深度思考
經過40 多年的實踐積累,FPSO技術已經日臻完善,并在2016年從三個維度實現了突破,在未來油氣田開發中將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自1986年,我國海域第一艘FPSO“南海希望號”投產,我國已經擁有30多年的FPSO運營經驗。在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帶動下國內形成了完整的FPSO設計、建造、安裝、運維工業技術體系,為國內企業承接國外訂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我們需要清醒的認識到,與國外同行相比,我國在FPSO船型設計研發、關鍵裝備裝置制造、國際化經營運作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國內企業目前尚未完成過FPSO總包合同,仍需國內同仁繼續努力……
僅以此分享給從事海洋油氣開發的仁人志士,期待中國海工制造業穩步向前。
文中內容純屬個人的觀點和評判,希望可以給業內人士和投資人士提供借鑒。限于網絡資料,難免謬誤,歡迎留言指正。也歡迎知情人士補充,郵件(郵箱deep_lanland@163.com)與小編聯系。
~~~~~~~~~~~~~~~~~~~~~~~~~~~~~~END~~~~~~~~~~~~~~~~~~~~~~~~~~~
往期亦精彩:
【海工】Ichthys Venturer——海上氣田開發也用FPSO(附大宇廠建造視頻)……
【油氣】Appomattox FPS—近乎與陵水17-2同步的深海半潛生產平臺項目
【海工】Ichthys Explorer——世界上最大的鋼質半潛式生產平臺在路上……
【視角】Coral FLNG——放下情緒,審視自己,中國制造業路在哪里……
【咨詢】PFLNG Satu成功完成第一船LNG液貨卸載外輸
若喜歡文章,可關注小編微信公眾號:deep_lanland
歡迎大家轉發轉載,轉載需標明文章出處并附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