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裝備】FSRU發展現狀及產業機會解析

    在低碳環保的大背景下,涉及天然氣的裝備總會成為熱點。自2005年誕生,FSRU對中國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中海油租用過,惠生海工造過,滬東中華設計過并在建造著,很多人寫過……藍色大地在次拋出自己的一點認知和理解供大家討論思考。

    一、裝備概述

    1. 概念

    FSRU(LNG-FSRU)簡稱浮式液化天然氣儲存及再氣化裝置,它集LNG接收、存儲、轉運及再氣化外輸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可以系泊于碼頭作為LNG接受終端,亦可進行LNG的運輸(新建FSRUY一般都具備跨洋運輸功能)。

    2. 地位

    FSRU并不是唯一的LNG接收的唯一選擇。通常而講,LNG接受終端分兩種,一種是陸地終端,一種是FSRU。在FSRU誕生之前,全部采用陸地接受終端,FSRU誕生之后成為一個重要選項,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采用FSRU。目前,全球LNG貿易量為3億噸/年,已經建成的FSRU的最大年接收能力約為1億噸,可見FSRU已經成為LNG接收的重要選擇。

    3. 區別

    FSRU源于LNG-C,也類似于LNG-C,典型的FSRU工作流程如圖所示:

    源于報告TheOutlook for 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s (FSRUs)-Oxford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

    從表觀上講,FSRU和LNG-C并無太大區別,新建LNG比LNG-C多了一套LNG氣化系統和天然氣外輸系統。入級時FSRU可以入船級,也可以入海工級。

    二、發展歷程

    2005年,世界上第一座FSRU(Excelsior)成功建成并在美國墨西哥灣投運。該FSRU由EXMAR于2002年在韓國大宇下單建造。Excelsior長277米,寬43.5米,儲存能量13.8萬方,采用了GTT No96薄膜型貨物圍護系統。

    2009年,世界上第一座由LNG運輸船改造而成的FSRU(GolarSpirit)在巴西海域投入運營。Golar Spirit長289米,寬44.6米,儲存能量12.9萬方,采用了MOSS球罐型貨物圍護系統。Golar Spirit FSRU由Golar Spirit LNG運輸船改造而成。Golar Spirit LNG運輸船由日本川崎造船建于1981年,本船是日本建造的第一艘LNG運輸船。該船建成后由印度尼西亞Pertamina公司承租,用于印尼到韓國的LNG運輸。2007年4月,Golar與巴西國油簽訂合約,將Golar Spirit LNG運輸船改成FSRU用于巴西作業。2008年6月,Golar Spirit FSRU完成改造工作開赴巴西,并于7月底到達。2009年1月,Golar SpiritFSRU正式投入運營。

    2018年,世界上最大的FSRU——MOL FSRU Challenger在土耳其投入運營。“MOL FSRU Challenger”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FSRU,長345米,寬55米,儲存能量26.3萬方,采用了GTT No96薄膜型貨物圍護系統,由日本船東商船三井下屬歐洲LNG運輸有限公司于2017年10月10日從韓國大宇造船旗下玉浦船廠接收交付,2017年11月抵達土耳其。 

    三、應用現狀

    1. 數量

    截止2018年3月,全球共有28座FSRU在役,另有建造訂單10余座(不完全統計)。可見FSRU的發展大概經歷了兩個飛速發展階段,分別是2008~2009和2013~2014,而這兩個節點原油價格都經歷了劇烈波動,油價高企可能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天然氣需求的放大。而這一輪油價下跌以來,主要能源巨頭開始調整能源戰略,將天然氣作為主流能源,高舉低碳環保大旗大肆宣傳,帶動了天然氣需求的持續放大,進而帶動了促使FSRU的快速發展。

    2. 船型

    FSRU按液艙型式不同可分為GTT型、Moss型、SPB型、C型。目前有22座FSRU采用薄膜型液艙,5座采用MOSS型液艙,另有1座采用SPB型液艙(由中國惠生海工建造,惠生海工成功交付世界首個駁船型FSRU),一座在建訂單采用C型液貨罐(由太平洋海洋工程承建)。

    FSRU按建造方式不同可分為新建和改造兩大類。目前有5座FSRU由老舊LNG運輸船改造而成(4座Moss型液艙,1座薄膜型液艙)。

    FSRU按系泊方式不同可分為多點棧橋系泊和單點系泊兩大類。目前僅有1座FSRU采用Yoke單點系泊(PGN FSRU Lampung),1座采用外轉塔單點系泊(Nusantara Regas Satu),1座采用內轉塔單點系泊(Excellence)。其他均采用多點棧橋系泊。值得一提的是,Excelerate以及Hoegh前期投運的FSRU都可以采用內轉塔單點系泊。

    3. 船東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FSRU運營商為Excelerate共有9座在役,其次為Hoegh共有7座在役,另有3座在建訂單。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2月,FSRU前四大船東數量占運營總數量的78%,行業集中度比較高,但是新造FSRU多為單船公司運作,新公司并非沒有介入機會。四大船東中美國占一家,挪威占3家,除Excelerate之外,其他幾家同時都是LNG-C船東,中國已經有3家LNG-C船東,是否需要FSRU船東?

    4. 船廠

    在已交付FSRU中,新建基本被韓國三大廠壟斷,占比81%,其中韓國大宇份額最大,占比37%;改造FSRU基本被新加坡船廠壟斷占比80%,吉寶完成3座,裕廊完成1座,迪拜Drydock完成1座。

    中國作為后起之秀近年多有斬獲,2017年12月,惠生承建的世界上第一座25000方駁船式FSRU交付;2017年,滬東中華接獲希臘Dynagas公司2艘17.4萬FSRU訂單;2017年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近日與韓國和印尼的合資企業Jaya Samudra Karunia(JSK)簽署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FSRU)建造合同,將為印尼Bali LNG項目提供1艘26000立方米小型FSRU。中國已經具備小型和大型FSRU建造能力,以后應該會在FSRU建造市場上搶占更多的份額,但是貨倉維護系統、再氣化系統等的本地化配套問題仍將制約著行業盈利能力的提升。

    5. 碼頭

    自2005年美國墨西哥灣第一個FSRU終端(可以停放FSRU進行天然氣外輸的終端)投產。至今共有30個在運營項目,另有8個在建項目,根據IHS預測,未來計劃建造項目多達60余個(不小的一個蛋糕的啊,中國的企業可以輸出產能),印度,泰國,越南,菲律賓,南非,英國,波蘭,冰島等均有建造預期。如果達到這個預期,FSRU的需求量也將會大幅增加。

    比較有意思的是幾個LNG進口大國日本,中國,韓國只有中國有1座FSRU終端,其他的終端主要散布在世界各地。對于大國而言,FSRU終端未必是第一選擇。但是對一些小國家而言,FSRU可能是理想選項。

    四、工期費用

    1. 工期

    新建FSRU建造周期為27~36個月;

    改造FSRU建造周期為18~24個月(工期受制于氣化系統設備采辦時間,但從建造來講可以更短)。

    如果是建成FSRU更換作業海域再次投放,最短5個月可以投產(如Ain Sokhna項目)。

    陸地接收終端建設周期一般在4年以上,受建造地政府及當地條件影響巨大。

    2. 費用

    根據thyssenkrupp Industrial Solutions Oil & Gas數據,對LNG年接收能力300萬噸,存儲能力18萬方的陸地接收終端和FSRU進行費用對比如下表:

    由上表可見新建FSRU的資本支出僅為新建陸地終端的60%。若用改造方案,改造及設備采辦費用大概在8000萬美金,船齡大于40年LNG-C購置費約2000萬美金,資本支出僅為新建陸地終端的40%。

    可見無論工期還是費用,對比新建陸地終端方案,FSRU方案擁有無與倫比的優點,那問題就來了,作為LNG進口大國,中國,日本和韓國為什么就是不愿意用呢?

    五、優劣分析

    1.優勢

    (1)項目整體資本支出低,可以租用FSRU,現金流漂亮,投資回報率高。適合融資困難或是體量較小的公司或地區。這一點從FSRU終端分布情況也可以看出來。

    (2)項目工期短,可以快速占領市場,滿足急速或是瞬時增長的天然氣需求。如巴西世界杯短期需求,中國天津LNG陸地終端建成前的短期需求,美國墨西哥灣天然氣短期需求等。

    (3)可以方便進行需求調峰,調節冬季取暖或是夏季制冷需求波動。可以平抑不同地域冬天取暖,夏季制冷需求帶來的用電增長波動,實現全球LNG資源調配。

    (4)項目征用陸地資源少,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征地、施工帶來的審批、拆遷、人員安置、環保等系列問題。

    (5)FSRU整體在船廠總包建造,項目工期及費用可控,避免了本地化造成的不必要影響。

    (6)FSRU可以重復利用,方便布置于不同的海域。FSRU可移動,可以通過跨時間跨地域的需求不均進行靈活布置以提高FSRU利用率,這個優勢主要是針對FSRU運營公司。

    (7)新建FSRU一般可以用作LNG-C進行LNG運輸。若FSRU短期內沒有服務合同,可以進入現貨市場進行LNG運輸,以提高FSRU的使用效率,這個優勢主要是針對FSRU運營公司。

    2.劣勢

    (1)產能受限,目前FSRU主流船型存儲能力17.3萬方,難以當做大型LNG接收終端。

    (2)FSRU項目一旦投產,不能后期擴能。FSRU建成后產能和輸氣能力即確定,不能隨著后期需求的增長而進一步擴充。

    (3)FSRU項目本地化工作量小,對本地投機及就業帶動小,不適用于對項目本地化有嚴格要求的國家和地區。

    正是基于上述優劣勢,對政局穩定,融資容易,本地建造能力超強的中日韓,FSRU未必是理想選項。相反對于基礎設施薄弱,本地建造能力差,融資成本高或是體量較小的沿海國家和地區,FSRU可能是不錯的選擇,

    六、發展趨勢

    1. 艙容大小分化?

    FSRU按艙容大小可大致分為小型(艙容小于10萬方),中型(艙容在10萬方~20萬方)和大型(艙容大于20萬方)三大類,現役的28座FSRU中,只有1座小型和1座大型,其他艙容均在12.5萬方~17.3萬方之間。

    中型的FSRU又大致可以分為13萬方,15萬方和17萬方三個級別。第一批FSRU艙容基本上在13萬方,然后經過15萬方的過渡,新建FSRU艙容基本上都在17萬方,甚至新投運的MOL FSRU Challenger艙容達26萬方,還有在研的艙容為33萬方的方案。總體趨勢看FSRU艙容呈現大型化。

    問題來了,小型FSRU是否有前途?近期中國惠生海工建成的Exmar FSRU艙容2.5萬方,舟山太平洋在建的Bali FSRU艙容2.6萬方。前者歷經艱辛貌似已經找到租約,預計2018年年中趕赴預定地點。小型FSRU市場容量有多大,是否有發展前景?對于海島,缺少能源的沿海中小城市,或是調峰需求明顯的沿海大城市,小型FSRU或許可以提供理想的解決方案。

    全球LNG運輸船有近500艘,艙容在3萬方以下的有20艘,艙容在1~3萬方的運輸船僅有10艘。小型FSRU的投運,將帶動小型LNG運輸船的發展(合理起見FSRU艙容要略大于LNG-C的艙容,否則將造成LNG-C運力浪費,增加外輸成本) 。

    2. 船東越來越多?

    目前四大船東基本上壟斷了FSRU市場,這四個船東只是FSRU擁有方和出租方,他們利用船隊規模效應可以更合理的在全球范圍內調配資源,以提高FSRU的利用率。但是,關乎國計民生的設備租用總顯得受制于人,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民粹主義加強的大背景下,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本地公司加入到船東行列建造和運營FSRU。天然氣已經成為主力能源,在綠色低碳的環保背景下應該會迎來一波大發展,市場的膨脹必然會帶來需求的多樣性,船東多樣性更容易提供多樣性的解決方案。

    2017年12月,FSRU船東EXMAR將手持4座FSRU 50%的權益出售給ExcelerateEnergy,在向好的市場里率先退出重資產的船東序列,繼續深耕海工技術和運維支持。市場的變幻值得新入者深思。

    3. 造價越來越低?

    FSRU建造市場原來被韓國壟斷,由于三大廠間的同行競爭,17萬方FSRU造價由近3億美金降至2.5億美金左右,隨著中國船廠的介入勢必會對市場帶來進一步的沖擊。日后,隨著配套設備的本地化進程,17萬方FSRU造價估計會降至2億美金左右。但是那一天,將又是將高端做成流水線的血汗產業,建造不再賺錢,賺錢的將是被歐美壟斷的關鍵設備,希望中國的配套設備可以快速跟進,將產業鏈中高附加值部分攬入囊中。

    4. 產業鏈延伸……

    2015年,世界上第一座LNG發電駁船Hummel LNG Hybrid Barge在德國投入運營,最大可供電7.5MW。

    2017年,三星重工(SHI)在東京2017年Gastech國際天然氣展上推出了500MW級LNG發電船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該船體為三星的SEP-T500GC設計,集成聯合循環發電設施、一個基于GTT Mark III薄膜型技術的LNG貨物圍護系統、一個再氣化裝置和相關的系泊設備。

    2017年,惠生海工宣布其最新研發的50MW 浮式存儲再氣化發電船(簡稱“W-FSRP”)獲得BV船級社頒發AIP證書。W-FSRP擁有LNG加注、存儲、再氣化和發電一體化功能。

    2017年,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100MW液化天然氣(LNG)發電船獲ABS頒發AIP證書。滬東中華開發的這艘LNG發電船總長166米,型寬27.6米,型深18米,采用GTT No.96 GW薄膜型LNG儲存艙,艙容為3.2萬立方米,全負荷供電時自持能力為40天。

    ……

    LNG的主要用途包括發電,工業用氣,化工和車船加注,在行業蓬勃發展的時刻,深挖每個領域都可能會挖出不盡甘泉。

    七、小編評述

    FSRU是2005年才出現的新興事物,如今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雖然在國內不一定有太大的市場,但是國際市場潛力巨大,我們可以借國內過剩的產能為世界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中國有建造船廠,有潛在船東,有融資公司,有健全的配套基礎工業,如何可以有效整合資源,形成合力,降低成本,搶占國際市場?待業內有志之士為之奮斗~

     僅以此分享給從事海工及船舶裝備制造的仁人志士,期待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穩步向前。 

    ~~~~~~~~~~~~~~~~~~~~~~~~~~~~~~END~~~~~~~~~~~~~~~~~~~~~~~~~~~

    往期亦精彩:

    【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船舶發展現狀和產業機會解析

    【裝備】LNG動力船發展現狀及機遇思考

    【裝備】陵水氣田DP shuttle,誰能吃到中海油的這個甜點?

    【油氣】首艘改造FLNG在路上——中國企業在LNG裝備產業鏈上多有建樹……

    【裝備】FPSO建造船廠、承包商、運營商匯總,值得你擁有……

    【油氣】Prelude FLNG——世紀工程、譜寫海上天然氣開發新篇章……

    【解析】世界十大超深水油氣工程

    【裝備】海洋石油鉆井裝備圖解

    【科普】海洋石油生產裝備圖解

    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deep_lanland

    本文由“藍色大地”于2018年4月21日首發于微信公眾平臺。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