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海工】透過中美貿易戰看中國海工行業發展瓶頸

    ……

    2018年4月16日,美國禁止其國內企業七年內向中興通訊出售零部件,包括基帶芯片、射頻芯片、存儲、光器件等關鍵零部件。

    之前,大家可能覺得貿易戰離自己很遠,“中興事件”消息一出,如平地驚雷,引起一圈一圈的漣漪……,至今未休。

    小編在想,如果制裁發生在海工領域,后果若何?……

    不過小編覺得暫時制裁不會發生在海工產業,首先海工產業是很小的一個產業難以產生示范效應,再次整個行業里最賺錢的部分為歐美壟斷。前者讓人無奈,后者讓人汗顏,小編在此談談海工產業的現狀,未必確切,希望可以拋磚引玉。

    若將海工產業作為一個產業鏈,應該包括咨詢,設計,建造總裝,關鍵設備配套和總包。中國海工制造業崛起于2000年之后,特別是近10年,搶占的主要是新加坡和韓國市場,并且由于中國海工制造業偏中低端化,高端設備配套能力較差,高附加值的關鍵設備主要從歐美進口,短時間內難以對歐美企業造成威脅。但是,關鍵產業鏈受制于人,存在較大的產業風險。

    (1)咨詢-產業軍師

    今時代是一個信息產生價值的時代,誰掌握了信息誰就掌握了一手的資源,在商業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咨詢公司正是信息產業的主體。

    國外公司比較多,數一數可以提供海工咨詢的知名公司,包括:Clarksons是英國公司,IHS Market是美國公司,Douglas-Westwood是英國公司,Wood Mackenzie是英國公司,Rigzone是美國公司,Spears & Associates是美國公司,Upstream是挪威的,其他像Offshore,World Energy,LNG World等從事海工咨詢的公司數不勝數。

    國內公司屈指可數。能夠提供海工咨詢的公司主要包括南船的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北船的研究院,其他包括SinorigOffshore,龍船,信德海事,船舶海工網等。

    國外的咨詢公司具有龐大的數據庫可以提供從咨詢到專題分析研究的全部服務;國內公司數據積累多局限于國內,且以船舶為主,以信息咨詢為主,信息源頭多以國外咨詢公司的數據作為支撐。信息不對稱,不重視產業研究的局面可能會長期存在,這些將影響國內海工產業的發展。

    可以想象跟外國打仗,卻請一個外國的軍師做參謀,勝負幾何?

    但是,咨詢公司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從長計議。

    (2)原創設計-產業龍頭

    這里所講的設計主要是原創設計和船型研發設計。

    目前,主要海工設計公司被歐美壟斷(GustMSC的鉆井平臺、施工平臺,Technip的FLNG、FPSO等,GVA的半潛式鉆井平臺,半潛式生產平臺等,Moss Marine time的半潛式鉆井平臺,SBM的FPSO等),中國雖然近年也收購了一些設計公司(包括中集來福士收購的BE、BT,中交收購的F&G,中航技收購的Deltamarin),但是收購后各公司仍獨立運營,整合效果并不理想。船型開發完成后可以應用于多個產品的設計,船廠在應用這些船型時往往會支付不菲的設計費用。到目前,中國的公司并未出來幾款真正的原創設計。供過于求的市場需要差異化發展,從長遠看,中國海工制造業要取的長遠發展,需要在設計上做文章,只有瞄準客戶需求設計出精準高效的產品,才能在產品市場上占得先機。

    整合現有設計資源,加大原創性設計及船型開發投入,從設計端強化與客戶的聯系。

    (3)建造總裝-產業民工

    中國海工業已經形成強大的建造能力,與韓國和新加坡呈三足鼎立之勢,由于產品差異化,中國建造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嚴重過剩。介于韓國的批量化制造優勢和新加坡的客戶定制建造優勢,中國海工企業需要走出自己的特色。

    中國的海工制造多發端于船廠,骨子里流著的是造船思維。船和海工產品的有的本質區別:船的重點在主甲板以下(設備少,結構相對簡單),海工產品的重點主要在主甲板以上(設備多,界面復雜),中國船廠甲板以下建造能力很強。當然,隨著近幾年花錢買培訓,對部分海工產品(主要是自升式鉆井形態和半潛式鉆井平臺)的甲板以上建造整合能力也有很大提升,但是在生產裝備領域還存在較大差距。引用一位業界前輩的話“海工的特點是項目定制,每個油田都不一樣的特點,形成了海工,特別是生產,必須是定制的,必須要采用項目管理制,所謂要做成流水線的做法,都是扯淡。這也是為什么日本沒有海工的原因,他們不愿意接受過程中的變化,只會計劃好以后的按部就班(這也是日本企業三菱重工在豪華郵輪項目虧損24億美元的主要原因)。新加坡海工企業都是修船出身,修船的特點就是項目制,必須靈活應對。你看國內,凡是修船出身的船廠如中遠、招商都還不錯,中船總的企業,和日本企業一樣,習慣了流水線,海工做不到極致。韓國也一樣,所以他們只能做FPSO新造,還有很多問題。”

    生產裝備的痛點在上部。公司產品的轉變首先要完成思維的轉變,進軍海工的口號再響,不重視上部的投入,也難以賺到大錢。

    (4)關鍵設備-產業金蛋

    關鍵設備在海洋平臺中占有很大的費用比重。海洋平臺的關鍵設備主要被歐美公司壟斷,如電站(瓦西蘭,卡特皮勒,MAN等)、天然氣壓縮機(GE,索拉等),電氣(ABB、西門子等),鉆井裝備(NOV,AKER),動力定位系統(康斯伯格,勞斯萊斯),單點系統(SBM,APL,SOFEC等)等。中國制造業在辛勤勞作,盡力擠壓工人血汗錢賺取的微薄利潤,面對他們時只有拱手相送,同時還得看他們眼色行事,長線設備采辦工期一旦發生延誤,將嚴重影響項目工期。國內目前在強化產業轉型升級,隨著金融管制的加強,資金將更多的流向實體經濟,有實力的制造業會獲得更多資本青睞將迎來發展的春天,這些企業的發展將擠占歐美的制造業市場,但是由于差距較大,要形成競爭力尚需時日。

    拓寬采購渠道,投資國內有實力的設備制造企業,或與之開展戰略合作,通過采購本地設備降低成本和對外依存度。

    (5)總包-財務總管

    中國的主流海工制造企業都是船廠背景,優勢在船體建造,劣勢在于上部模塊的總包(油氣是生產平臺)。歐美工程公司較多,很多工程公司都擁有很強的總包能力(如KBR,SBM,FLUOR,Technip,Wood Group,Aker等)。這些公司一般都有比較強的前期研究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與油公司關系密切,可以調動全球建造及關鍵設備資源,完成項目的全球化運作。引用一位業內前輩的話“中國現在主流的海工企業還是船廠背景的公司,船體,沒有問題,從改裝開始到船殼新造,逐漸轉移到中國,只要中國的船廠耐得住,接受這個產業轉移,是遲早的事,關鍵是上部工藝模塊的總包。如果這一塊中國企業不掌握,始終是扮演OEM的角色,也就是個打鐵的。目前國內模塊做的相對好企業,海油工程、博邁科、巨濤、中遠大連、大連重工,還是一個和船廠類似的總裝概念,也就是他們實際上還是以鋼結構為主,里面核心的工藝流程、或者說核心的工藝撬塊,還是需要業主或者第三方供,這樣,即使表面上拿到FPSO的EPC合同,主要的技術和盈利點還是掌握在外國人手里,無論是價格、交期,還是受制于人,這也就是i為什么過去10年里面雖然韓國人雖然拿了很多的大型的FPSO、FPU新造項目,但是設計和核心工藝撬塊都是歐洲或者美國人控制,盈利乏善可陳,歐洲人在設計上一旦拖延點時間,韓國人就大受其害,看著熱鬧,并沒有賺多少錢。所以,未來中國的FPSO業務的關鍵,還是工藝流程核心技術的被客戶所接受。這,又是大部分船廠所缺乏的,造船和油氣、化工工藝的專業差別太大”。

    新加坡和韓國在生產平臺EPCI部分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國雖然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仍有較大的差距。長遠看要想在海工制造業立足,必須重視上部模塊設計總裝調試經驗積累,與國際巨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聯合開拓市場,盡快掌握總包能力。

    2018年5月13日,川總通過推特表示愿意探討為中興通訊提供一種快速恢復業務的途徑。

    ……

    大選前,中美貿易戰將告一段落了。看似緩解,實際上真正的貿易戰才剛剛開始。

    短期看,川總需要緩和美中關系以獲得石油工人和農民的支持贏得連任資格,由此川總當選之前應該不會再有過激行為。中期看,美國制造能力減弱和中國制造能力躍升將形成進一步沖突,遏制中國制造業崛起將成為美國最大的政治訴求,若川總得以連任后續會加碼對付中國,海工制造業若想作為,可能會被攪入漩渦,瓶頸將成為掣肘。長期看,中國超越美國應該是歷史的必然,中美貿易必將經歷漫長而疼苦的摩擦,待得國內海工企業蛻變后,海工制造業終將轉向中國。 

    文中觀點難免偏頗,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僅以此分享給從事海工及船舶裝備制造的仁人志士,期待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穩步向前。 

    ~~~~~~~~~~~~~~~~~~~~~~~~~~~~~~END~~~~~~~~~~~~~~~~~~~~~~~~~~~

    往期亦精彩:

    【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船舶發展現狀和產業機會解析

    【裝備】LNG動力船發展現狀及機遇思考

    【裝備】陵水氣田DP shuttle,誰能吃到中海油的這個甜點?

    【油氣】首艘改造FLNG在路上——中國企業在LNG裝備產業鏈上多有建樹……【裝備】FPSO建造船廠、承包商、運營商匯總,值得你擁有……

    【油氣】Prelude FLNG——世紀工程、譜寫海上天然氣開發新篇章……

    【油氣】Coral FLNG——放下情緒,審視自己,中國制造業路在哪里……

    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deep_lanland

    本文由“藍色大地”于2018年5月15日首發于微信公眾平臺。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