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中國船舶行業經濟數據匯總(2004-2017)

    本文首發于公眾號“船舶行業觀察”,ID:maritime_observer

     

    上篇文章對中國造船業近十五年的三大指標數據進行了匯總,從造船接單量、完工量、手持訂單數量三個方面回顧了船舶行業的興衰,現從更直接的經濟指標方面對中國造船業做個簡單的回顧。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了解過去,才能預判船舶行業的未來。筆者堅信數據不會騙人,好吧,堅信真實的數據不會騙人。通過比較數據能夠發現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為什么筆者非要對數據進行匯總比較呢?因為大部分人太懶或太忙不愿去做這個事情,另一部分人根本就不想讓你知道數據背后的真相,你只要知道“我國造船三大指標保持世界領先”就夠了。報喜不報憂成了常態,敵人都兵臨城下了還我軍大勝奏凱呢。

     

    單一年度的數據是看不出什么來的,人是善忘的動物,每一年的數據看起來都差不多,只有通過和上一年比較,和上五年比較,才能看出這個數據究竟是好還是壞,從而幫助我們對行業形勢做出正確的判斷。

     

    本文采用了中國船舶行業工業協會歷年發布的數據,統計嘛,都懂的,但不管怎么說,足以看出行業的發展趨勢。這就夠了。

     

     

    一、從船舶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數量可以看出,2009年、2010年有多少新興的船舶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現在回頭看,這個進場時間真是太蠢了,雖然享受到了4萬億的小陽春,短暫興旺了兩年,但接下來幾年的寒冬不知道要死去多少,賺的錢怕是全虧回去了。船舶行業這種強周期性行業,外行進入真的要慎之又慎。

     

    二、船舶行業的工業總產值最近幾年下降并不太多,這個數據令筆者很意外。因為無論是造船的產值還是噸位,都是腰斬級別的下降,但整個船舶行業的總產值只下降了四分之一左右,這說明中國造船的技術含量確實在提高。那么為什么感覺上和韓國差距仍然如此之大呢,只能解釋為雖然我們在變強,但韓國造船業更強了。受擠壓的是日本的份額,以后筆者會對此進行專門分析。

     

     

    三、船舶制造業產值腰斬都不止,可見這一波行業寒冬受影響最重的還是船廠,而受傷最重的專業就是和造船行業深度綁定的專業,首推船舶與海洋工程,其次輪機工程。筆者認為,在百分百確定自己愿意獻身某個行業之前,選擇專業時一定不要和某個行業綁定,不然這個行業低迷的話,想逃都無路可逃。

     

    四、船舶配套業產值近幾年也相對平穩,再次令筆者感到意外。筆者一直認為中國船舶配套產業的競爭力是不如造船業的,從數據來看似乎并不是這樣。個中緣由,有待深究。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