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知乎上的一個問題,大虎想了一下,覺得船舶行業最有代表性。因為船舶行業民船制造已經非常成熟,軍船領域也正忙得熱火朝天。通過和民營船企的對比,可以很清楚地觀察到國企有哪些優勢與不足。而航空航天以及核電領域,仍然是國企主導,民營企業尚處于襁褓之中,沒法進行客觀的對比。沒有合適的參照物,也就無從對比。
總的來說,大虎認為國企之所以遭受詬病,但還是有所成就的原因在于:效率低下不等于沒效率,管理混亂不等于沒有管理,人才流失嚴重,可還是留下來很多人才。
航空軍艦這種軍工領域,國企并不以盈利為目的,效率并不是第一位的,只要能做出來成果,可以不惜代價。對于軍工科研院廠的領導來說,所有的任務都是政治任務,做好了升官出名,做不好烏紗帽不保。可以不計代價,也可以調用任何資源,但事關國家安全的任務一定要做好,不容有失。
在政治任務壓倒一切的前提下,領導有足夠的壓力和動力去推進項目的進行,效率不足就從其他方面彌補,必須得做出成果。當前的國企體制同樣有激勵或懲罰措施,不會說完全沒人干活。真到了這一天,那這種體制才真的完了。
國企內部弊病重重,經常有外行管理內行的情況出現,遇點事情就層層審批反應遲鈍,但并不能說是管理混亂。相反,它太正規了,什么事情都得審批,都得照章辦事,條條框框太多,以致影響了決策的效率。企業但凡大到一定程度,管理都是有章法的,國企更是犯不著為了利益來違章辦事。所以比起民企的靈活性,國企顯得比較呆板,好在軍工領域也不需要快速響應市場,不需要太高的靈活性。
另外,相對于民企來說,國企的管理層還是更穩固更成熟一些。國企的晉升體制,決定了能升上去的都是人精,不排除很多是有背景,但至少學歷能力情商不會太差。可以看一下中國航天或者中國船舶這幾家軍工央企的領導層簡歷,都是拿得出手的。在這種體制下,領導層的過渡也相對平穩,不會出現特不靠譜的領導上臺的情況。
民企則不一樣,當下國內的民企還是以家族企業為主,創一代們辛辛苦苦打下基業,要是不傳給子女死都不甘心。如果碰到個敗家子,那整個企業很快就敗掉了。海鑫鋼鐵的李兆會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相對來說,國企避免了這種風險,不太會面臨接班人問題。
說到人才流失,國企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也最不珍惜人才。年輕人都是有報國夢的,尤其是航空航天船舶這些專業的學生們,總覺得未來的總師就是自己,一腔熱血渴望獻身國防報效祖國。平時受的也是這種教育,覺得投身到軍工領域最光榮最有面子,說起來搞飛機航母導彈多高大上。
加上以前這些軍工單位待遇都還說得過去,提供戶口,福利分房,以至于校招時hr都不需要提待遇,一批批985、211的優秀學子趨之若鶩盡入彀中。入職后才發現,腦子里做著總師的夢,身體做著打雜的活兒。極少數機遇實力都好,脫穎而出,大部分則淪為眾人。
大虎最近時常在想,能進這些單位的可謂是時代的精英,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就這樣被國企慢慢埋沒,一邊抱怨體制,一邊默默忍受。如果他們當初選擇民企,是不是能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 2023年09月12日
-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