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寒門狀元的故事(造船篇)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船舶行業觀察”,前半部分同文章《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交大版)》,致敬作者:SJTU啟兒;公眾號:“一顆啟明星”。后半部分自行瞎編。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巧合,請注明轉載出處:一顆啟明星(sjtustar)和船舶行業觀察(maritime_observer)

    小志就讀于一個縣級中學,那里是國家級貧困縣,教育落后,孩子們唯有依靠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未來。


    可是,小志所在的縣,十幾年沒有人考上過清華北大,畢竟教室里連一個沒有窟窿的課桌,都沒有。


    為此,某位在整個縣區都很有名望的企業家說,“咱們縣誰考上清華北大,我獎二十萬!”


    小志很爭氣,大大小小的考試都是年級第一名,甚至有時候碾壓第二名四五十分。


    轉眼間,高考結束了,6月25號零時,無數的考生顫巍巍地握著鼠標,準備查看自己的高考分數。


    就連那個企業家,也很關心小志的分數。小志也很緊張,身份證號都輸錯了三次。


    很可惜,夢想總是很美好,可是命運總是愛開玩笑,小志的成績連北大醫學部也夠不上,剛好高過上海交大和復旦的分數線一點點。


    可是,排名出來后,不出所料,小志依然是全縣第一。


    企業家雖然也很失望,但畢竟是第一名,也給了小志五萬塊錢,供他讀書深造,并且請來了全縣最有經驗的老師幫他填報志愿。


    這個老師輕車熟路地給出了建議——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工程類、復旦大學化學系、浙江大學生物系,三選一。


    “小志啊,畢竟你是理科生,學理工科,就是學門技術,以后去哪都好混,”老師說, “我以前的學生們反映偽化生工作不好找,你就學海洋工程吧。未來是海洋的世紀,興船報國大有前途。”


    小志心想,老師說得有道理,既然都是學理工,不如就去上海交大吧,一來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全國第一,二來更加喜歡上海這個城市。


    之后,小志以“縣狀元”的身份,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工程類。


    進入交大以后,“縣狀元”小志原來每次都考第一名的心態立馬崩塌了,第一次英語分級考試,他什么也沒有聽懂,單詞也幾乎不認識幾個。


    第一次吃飯,他來了交大的第一食堂,畢竟離教學樓近。


    同學們都說這里的飯不好吃,雖然小志來自貧困縣,一整個冬天都吃辣蘿卜白菜,也這么覺得。


    就這樣,小志每天上完課都無奈地來到第一食堂,隨便吃點,然后匆匆趕去學習。

    后來有一個周日,班級里的同學相約,一起去參觀華師大,感受櫻桃河畔的人文氣息。


    參觀完畢后,大家一起回到交大,在離華師大最近的第六食堂聚餐。


    這是小志第一次來到第六食堂。


    他驚呆了。


    還有比第一食堂更難吃的飯


    學長們說,讀研以后要天天在木蘭船建樓的實驗室,每天吃六食堂的飯。


    小志很沮喪,決心本科畢業就工作,也能減輕家里的負擔。

    整個大一,小志每一門課程都很努力。


    到了大二,專業分流,大家都說交大船舶專業實力最強,成績好的同學紛紛選擇船舶與海洋工程,小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以靠后的排名進入船舶專業。


    小志很慶幸,心想,這下可以安心了。

    轉眼到了大四,小志開始找工作。


    剛進入九月份,世界五百強某船重工和某船工業就組團來宣講了。小志想,高中老師誠不我欺,海洋工程類工作果然很好找。


    宣講會上,小志被慷慨激昂的江北重工宣傳片感動得熱淚盈眶,眼前仿佛出現了無敵艦隊披荊斬浪的畫面,而自己成為了886A的總師。


    同學們都說船廠辛苦,看不上船廠。可是小志心想,自己是農村出身,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沒機會。


    小志輕松進入世界五百強,立志摘取世界造船業皇冠上的每一顆明珠。

    入職是在很偏的一個半島上,來自農村,求學于閔大荒的小志看了四周的稻田,覺得非常親切。


    小志的起薪比一些專科的同事高了500塊,高考分數也就高了四百八十幾分,小志心想,老師們誠不我欺,知識就是金錢。


    小志很努力,小組、分段、船塢,水下,設計,每個流程都實習了幾個月。老師傅們說,造船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你要好好學,我研究了一輩子也才略懂一二。小志點頭稱是,目送老師傅們悠閑出門喝茶抽煙。


    小志記得聽人說過,設計升職太慢,現場最有前途。懷著夢想中的星辰大海,實習結束后的小志成為了一名現場主管,工資也漲了六百塊。


    正當小志躊躇滿志覺得終于可以交稅為國家做貢獻,個稅起征標準漲到了五千。


    小志看了一眼工資單,還差幾百。

    日子不快不慢的過著,小志在工作中盡心盡力,夢想著和無數的學長們一樣,在中國的造船事業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可是小志有一個缺點,他酒精過敏,也不會抽煙。當現場主管后的第一個飯局,他就被同事打黑車送去了旁邊的鎮醫院


    酒醒后的小志深知自己的不足,決心日夜加練,每天加班后的晚上回家喝二兩江小白,抽一盒紅梅煙。


    每個月花掉半個月工資練習煙酒后,小志終于達到了同事們的平均水平。


    雖然在和船東吃完飯還是偶爾會抱著馬桶。

    日子不快不慢的過著,轉眼小志到了而立之年,成為了一名資深的現場主管,攢下了五萬塊的積蓄


    魔都的房價漲到了四萬九。

    同事們告訴單身的小志可以到人民公園相親角碰碰運氣,小志周末進城看了一圈,發現明碼標價,標配房車,沒好意思說自己是上海一所大學畢業,怕被掛牌的上海另一所大學金融離異女父母笑話。


    小志心神不寧地晃到了一個白發阿姨的攤位前,阿姨遺憾地說我家閨女好的嘞,今年才四十三,外孫也乖得很,看你這么老實,要不是你年齡大了點,阿姨真想把女兒介紹給你一起喝杯咖啡。


    回到宿舍的小志照了50分鐘鏡子。

    魔都眼光高,只好回農村。


    鄉親們都知道小志是高材生,知道小志在魔都發展,知道小志在做大國重器,聽說小志回來相親,提親的人踏破了半邊門檻。


    小志仿佛回到了高中意氣風發的時候,春宵一刻已在眼前。

    村里有個去船廠燒電焊的漢子,是小志的小學同學,某天酒醉后揚言自己工資比小志高三千塊,讀書有個卵用。


    提親的人開始小心翼翼地打聽小志的收入情況,誠實的小志支支吾吾。


    村里開始有傳聞說小志前年回家只給父母買了速凍水餃,還有人說和小志趕集遇上聽到小志說羊肉太貴


    小志大年初二就回了廠里的宿舍。


    從此廠里只有喝茶扯淡的老志。


    問起來他說沒有小志這個人,小志在多年前填報志愿的那個下午已經死了

    ***********分割線*****
    更多船舶行業分析與思考,請關注公眾號“船舶行業觀察”。有趣只是例外,干貨才是日常。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