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10月2日,美軍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康涅狄格”號在南海撞山。美軍初步公開的調查結果是撞上了“未知海底山脈”。 2.根據現有照片判斷,這艘潛艇主要的損傷應該是在艇艏下部或者底部。 3.關島目前沒有合適的維修設備,如何將受損潛艇運到夏威夷進行維修將是一個新的挑戰。
在外界連猜帶蒙一個月后,根據USNI美海軍研究學會的靠譜消息:美國海軍事故調查組已經得出初步結論——海狼級核快速攻擊潛艇SSN 22“康涅狄格”10月2日在南海是撞上了一座“未知海底山脈”,這起事故使其被迫緊急上浮,并水面航行到關島接受進一步維修,但損傷并不嚴重。
近日另一張美軍新聞圖片近距離顯示停靠在關島的“康涅狄格”的最新狀態似乎也佐證了上述結論。根據這張照片,10月30日,海軍部長卡洛斯-托羅正在關島視察,登上了潛艇供應艦USS Emory S. Land,背景里露出了“康涅狄格”在碼頭上的狀態。
海軍于10月21日宣布,海軍部長將訪問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并在關島、夏威夷、日本、韓國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停留。部長在該地區旅行的表面目標是“討論國際防務伙伴關系的重要性,并加強美國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承諾”,并訪問岸上和水上司令部以更好地了解人員,以及行動區域獨有的重要使命。”鑒于該島在西太平洋的巨大戰略地位,海軍部長訪問關島一點也不令人驚訝。尤其是出了這么大事故,當他在那里時,這位部長希望親眼視察一下“康涅狄格”的狀況也是理所當然,畢竟這是海軍最珍貴的資產之一。
在這張新照片中可以看到潛艇局部,尤其是指揮塔沒有顯示任何明顯的損壞。可以看到一些電纜通過指揮塔頂部的艙口進入艇內,并且在船體頂部的多個地點支起上黑色的小帳篷。
那么結合前期的一些衛星圖片,也沒有看到了潛艇頭部和水線以上有明顯的受損的痕跡。因為從衛星圖上看,不僅艇體上沒有明顯損傷,而且艇艏也基本上保持了飽滿渾圓的前端,至于顏色變化,是因為這部分在水下,會因為海水引發一些色彩變化,同樣的可以參考艇尾部水下部分的顏色差異。
也有猜測說,艇艏聲納保護殼被扯掉,露出了巨大的球形聲納陣列。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如果是嚴重的撞擊,球形聲納陣列也會受損。如果僅僅是撤掉保護殼,而球形陣列依然完好,那也說明撞擊不嚴重,或者是剮蹭。
如此一來,完好無損的指揮塔、沒有明顯損傷的艇艏前部,就基本上排除了撞擊某種水中懸浮物體,如潛航器、水面船舶、漂浮的人工網箱的可能性,因為這些都會在相對脆弱指揮塔或者艇艏的聲納外殼帶來明顯的痕跡,參考2012年“舊金山”號直接“頭鐵”撞山的潛艇,頭部缺了一大塊。。
所以最大的損傷位置聚焦在潛艇不可見的水線以下的艇艏下部或者底部,這也符合海軍得出的撞擊海底山脈的結論。
那么如此先進的潛艇為何撞山呢?
海底地形勘測不徹底。雖然美國海軍調查船常年在南海活動,但南海畢竟不是當年的冷戰前沿,美軍積累也不足,正在“惡補”。全面勘測也需要時間。
海底地形也是不斷變化的,就像陸地的地質變化一樣。幾十年甚至幾年就會長出一片新山峰;用了過期地圖也是不行的;
導航錯誤或者艇員操作不當。即使是你有了好的海圖,但如果你自己導航出現問題,不知道自己的準確位置,那也白搭,會撞山。再就是如果艇員操作不當,對深度、速度控制不佳,尤其是“地形不熟悉或者可能有山脈的海域必須減速慢行”遵照不力,也會導致撞山。2012年那次“舊金山”號夏威夷附近的“撞地球”就有這個因素,6名艇員應為玩忽職守被追責;
根據調查報告,美國第七艦隊司令司令卡爾·托馬斯(Karl Thomas)中將現在將決定對這起事故采取可能的紀律處分措施。據USNI新聞報道,美國太平洋艦隊(COMSUBPAC)潛艇部隊指揮官也在對事件進行自己的內部調查,目前尚不清楚該審查的狀態。海軍仍然對康涅狄格號遭受的實際損害程度以及它計劃如何執行任何必要的維修守口如瓶。
不過新問題來了:關島沒有修理能力。
根據損壞的全部程度,潛艇供應艦“埃默里 S. Land”雖然可以在海軍其他本地的團隊的幫助下搞一些小修理,也無法對關島的“康涅狄格”號進行必要的維修,尤其是水下部分無能為力,這個需要船塢。而關島沒有大型干船塢,這艘潛艇似乎越來越有可能不得不被轉移到另一個地點進行修理工作,這又是一個挑戰。
夏威夷的珍珠港將是進行更深度維修的最佳選擇,但要讓“康涅狄格”號平安到達那里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幾乎橫跨太平洋,特別是如果它目前因為撞擊、前壓載艙損壞,其適航性必定大受影響,自己航行過去是風險很大的。可能需要一艘半潛式重型起重船,馱著它過去,這種重型運輸船過去曾用于運送其他發生重大事故的海軍艦艇。這又是個曠日持久的大動作。考慮到“康涅狄格”號的尺寸,可能又是中國造半潛船拿下這個合同。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