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由遼寧海事局主持的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科技項目“國產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研究項目驗收會在大連海事大學召開。該項目由大連海事大學大連海大船舶導航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副局長李世新、大連海事大學副校長潘新祥、遼寧海事局副局長王躍輝等領導和嘉賓,以及船舶導航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出席驗收會。驗收專家組由來自交通部規劃院、天津海事局、江蘇海事局、遼寧海事局等單位的5位專家組成。
會上,項目組匯報了項目開展及完成情況。驗收專家組現場查看了系統運行情況,審閱了相關資料。經質詢和討論,專家組認為驗收材料齊全,內容完整,符合驗收要求;按照合同的要求,項目承擔單位開展了基于固態雷達的VTS系統性能研究;多信源(固態雷達、磁控管雷達、AIS)融合處理關鍵技術研究;異構VTS互聯互通與數據轉換共享技術研究;基于電子海圖的船舶交通決策支持技術研究。以大連VTS為依托搭建了五站一中心系統,進行了系統功能和性能測試,滿足合同要求。
專家組還認為,船舶航行自動語音播發預警技術”、“無縫回放”等部分研究成果,填補了VTS系統的技術空白,具有創新性。本國產化VTS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最后,專家組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
據介紹,該項目的創新點在于:
1.構建了系統總體框架和技術標準體系,突破了船舶交通顯示動態自適應界面控件集、全自動海圖更新和動態信息發布查詢等技術,實現了具備完全知識產權的VTS系統國產化。
2. 率先在國內研制了全固態VTS雷達。該雷達全壽命周期的性價比高,其最大探測距離、精度、分辨率和可靠性均高于國外同類產品。
3. 首次提出基于隨機有限集理論的VTS目標跟蹤技術,在原有跟蹤算法的基礎上,本系統采用了隨機有限集理論對跟蹤效果進行進一步的優化,使目標跟蹤準確和穩定性得到改善,起到了良好的優化效果。
4. 首次提出了基于全比特位高壓縮比VTS信號和軌跡的存儲及無縫場景無損圖像回放技術,通過建立索引的方式對有效數據壓縮掉90%的冗余,節省大量的存儲空間;根據數據流量實時動態計算合理的時間間隔,建立時間戳,回放、拖動、快進、快退等操作的響應時間瞬間完成,無縫銜接、無延遲。
該項目難度大,技術復雜,填補了國內的空白,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同類系統的先進水平。項目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具有重要的應用和推廣前景。鑒定委員會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成果鑒定。
鑒定委員會及與會專家還對本項目提出了改進建議,對系統產品的進一步改進及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