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3月新船訂單量超越韓國重回全球第一位置后,中國船企持續發力,在4月份再次榮登全球榜首。
圖源:外高橋造船
據克拉克森9日透露,4月份全球新船訂單量為185萬修正總噸(80艘),較去年同期減少62%。其中,中國船企4月新接訂單量為141萬修正總噸(62艘),以76%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韓國船企4月新接訂單量為38萬修正總噸(13艘),以20%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二。
今年3月,中國船企新接訂單量為95萬修正總噸,以39%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韓國船企新接訂單量為80萬修正總噸,市占率33%,居全球第二。
在今年累計訂單量方面,中國船企以501萬修正總噸(220艘)排名第一,韓國船企以364萬修正總噸(79艘)位列第二。
以4月末為基準,全球未完成訂單量較3月份減少了38萬修正總噸,統計為1.11億修正總噸。
其中,中國船企未完成訂單量為5008萬修正總噸,占比45%;韓國船企為3845萬修正總噸,占比35%。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船企和韓國船企的未完成訂單量分別增加了5%和15%。
數據顯示,4月末克拉克森新造船指數為167.32,較去年同期上漲9.54p。從船型來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造價達到2.56億美元;超大型油輪(VLCC)船價為1.22億美元;超大型集裝箱船達到2.175億美元。
克拉克森新造船價格指數以1988年1月為基準,將船舶建造費用定為100,是對每月價格進行比較后得出的數值。如果該指數大于100,就意味著船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