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安徽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成立大會暨安徽省船舶行業供需和要素對接大會在安徽省蕪湖市舉行。會上,安徽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正式成立,蕪湖造船廠有限公司當選首屆會長單位,蕪湖造船廠董事長兼總經理張釗當選安徽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首任會長。
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查漢斌、蕪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蔡毅、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譚乃芬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安徽省交通運輸廳、省民政廳、省內外船舶造修企業、船舶配套企業、船舶設計單位、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檢驗機構、行業協會學會商會等單位210余人參加會議。
安徽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由蕪湖造船廠等7家單位發起,聯合有志于安徽省船舶產業的配套企業、總裝廠、設計單位、科研院校、船舶檢驗部門等125家企業共同成立,整合安徽省內河船舶資源優勢,凝結發展合力,構建以蕪湖造船廠為首的總裝廠船舶生態集群,加快形成安徽省船舶工業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蕪湖造船廠作為“鏈主”企業,于2023年3月牽頭成立安徽省綠色智能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聯盟,厘清“皖船皖造”發展的挑戰與問題,參與制定“內河船舶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建議”,提出22項合理化建議為行業主管部門提供扎實可靠的實地參考,起草獲批10余項安徽省船舶行業安全標準。同時,始終堅持發揮好資源融合和平臺優勢,通過不斷提升自身能力,集聚業界專家的力量,為上下游企業提供更多可復制性的經驗。
3月29日,海智裝備研究院上海分院成立,標志著蕪湖造船廠擁有海智科技創新新“飛地”,充分協同整合國內最優勢地域人才、技術力量,助推安徽省人才、科研、品牌等騰飛式發展。
蕪湖造船廠作為安徽省船舶產業領頭羊,坐擁蕪湖八百里黃金水道,2023年迎來高速發展,實現產值利潤雙倍增,刷新了123年歷史。該公司近年來持續發展壯大,并于去年承建了全球最大、中國首艘海上油田壓裂工程船,打破國外對海上油田壓裂技術的壟斷。同時,蕪湖造船廠搭建“1+2+N”戰略體系,產線擴建提產能,分段制造、船臺、碼頭等核心生產資源再升級,將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投入運營。
去年11月21日,全球頂尖化學品運輸船東Stolt-Nielsen宣布與蕪湖造船廠簽訂6+6艘38000載重噸甲醇預留不銹鋼化學品/成品油船建造合同,訂單價值可能超過7億美元。克拉克森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蕪湖造船廠手持中小型化學品船訂單量位居全球第一,手持訂單快速突破300億元大關。
為積極尋求向上向新際遇,出江入海,蕪湖造船廠通過建設威海蕪船造船基地,將“安徽制造”和“蕪船制造”的名片散發到世界各地。據悉,威海基地是蕪湖造船廠于2022年8月與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簽約蕪船威海綠色海工科技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總占地約680畝,目標2024年3月達到開工生產條件。達產后,預計年可實現產值50億元。
張釗在會上強調,該公司將不遺余力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不斷融入新能源、輕量化、智能制造、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引入精益管理模式,將安徽省船舶工業打造成為中國先進制造業的代表;打通壁壘,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化、差異化發展,構建全產業生態鏈,為安徽省船舶工業的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
據了解,蕪湖造船廠前身是1900年創辦的福記恒機器廠,已有123年的建廠歷史,目前主營業務涉及液貨船、散貨船、多用途船、海工船、特種船等民用船舶系列,以及有色金屬鑄造等非船產品。
此外,在3月28日舉行的安徽省船舶行業供需和要素對接大會上,由蕪湖造船廠等4家船舶企業發布了原材料、人才需求。多家企業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金額約3.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