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海油(0883.HK)公布2016財年上半年業績,公司油氣銷售收入為人民幣550.8億元,同比下降28.5%,凈虧損為人民幣77.4億元,中期股息每股 0.12 港元(含稅)。
同一天中石油也宣布,公司2016財年上半年盈利5.31億人民幣,同比下降97.91%;公司2016財年上半年營業收入7643.37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3.09%。
其實中海油和中石油業績大幅下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就在8月15日,中海油董事長楊華還親赴加拿大,與尼克森公司獨立董事約翰·阿博特和羅森·亨特,就油氣行業發展趨勢、尼克森公司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下一階段工作任務以及加強與加拿大政府部門溝通等話題交換了意見。
而更早前,中海油新上任了3位高管。這意味著,楊華希望通過人事變化等方式,加大市場的運作,讓中海油各個板塊實現盈利,即便是尼克森,也希望能夠止血。
有華南天然氣市場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中海油希望通過進口LNG的現貨量,加速全國天然氣市場的整合,讓其天然氣市場重新成為國內霸主。
原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認為,目前中國天然氣市場的困境是暫時的,是因為2008年后進口高價LNG造成的,只能采取擴大進口量的辦法將國內天然氣價格水平攤低,這其中企業擔負一部分,居民擔負一部分,新進口的天然氣價格擔負一部分。
兩石油央企業績大幅下降
據中海油稱,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勘探開發等各項業務穩步推進。勘探方面共獲得6個新發現和26口成功評價井,其中,中國海域獲得6個新發現及20口成功評價井;海外獲得6口成功評價井。計劃年內投產的4個新項目進展順利,墾利10-4油田和番禺11-5油田已經投產,其他2個新項目順利推進。
得益于降本增效的各項得力措施,上半年公司成本控制效果顯著,主要成本指標大幅下降,桶油主要成本為34.86美元/桶油當量,同比下降15.5%。其中作業費7.42美元/桶油當量,同比下降22.7%,中國海域和海外均同比下降。
中海油總裁袁光宇表示,如果資本開支收縮過大有可能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但成本降低對沖了一部分資本開支的收縮。他說,雖然降成本的難度越來越高,但下半年有信心使成本進一步降低。
期內,公司油氣凈產量為241.5百萬桶油當量,同比增長0.6%。其中,中國海域凈產量為160.1百萬桶油當量,同比增長2.4%,主要來自渤海和南海西部新投產項目的貢獻;受長湖項目事故關停影響,海外凈產量同比下降2.9%,為81.5百萬桶油當量。
受國際原油價格下降影響,中海油上半年平均實現油價為37.70美元/桶,同比下降34.5%;平均實現天然氣價為5.49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下降16.2%,主要是由于中國政府去年下半年下調天然氣價格,中國海域部分氣田價格下降。公司油氣銷售收入為人民幣550.8億元,同比下降28.5%。凈虧損為人民幣77.4億元。
另據中石油介紹,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實現經營利潤345.40億元、歸屬股東凈利潤5.31億元,經營利潤跌幅低于油價跌幅。各項營運指標中,投資結構進一步突出質量效益導向,資本性支出較歷史高點下降約 46%;主要成本費用指標連續下降,油氣單位操作成本同比下降超過10%;根據市場需求優化產品結構,柴汽比由上年同期的1.75降至1.42;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成效明顯,財務狀況保持穩健,資產負債率比期初下降 0.2 個百分點,自由現金流保持為正,且同比增加約227億元,達299億元。
尼克森的噩夢
從2015年半年報利潤147.33億元跌至虧損77.4億元,尼克森公司“至關重要”。
2013年中海油以151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收購。當時很多投行就認為中海油在“豪賭油砂”。
當時,國際油價在100美元/桶附近,因此中海油認為,油砂可以盈利,但是2014年后,國際油價暴跌,至2016年2月已跌至26美元/桶,油砂不但不能盈利,而且因為尼克森在加拿大的油砂項目有污染,中海油不得不支付巨額費用。
據稱,2015年7月16日,尼克森新安裝的一條管線破裂,在加拿大北阿爾伯塔地區泄漏了接近31500桶的原油。據稱,這是近30年來北美地區陸上最嚴重的一次漏油事件。
楊華表示,對油砂項目的投資具有長遠的價值,盡管現在油價低迷,而油砂項目的成本較高,僅看短期表現無法做出全面的判斷,但只要能控制好成本,對長期的發展還有信心。回應是否將來會對尼克森油砂項目進一步減值,楊華稱,目前尚無法確定未來的市場情況,未來油價也“不聽我指揮”,所以當下無法回答。
國土資源部油氣戰略研究中心處長潘繼平表示,中海油尼克森大部分非常規油氣項目現在已經進入暫緩或半停業狀態。而2015年3月,中海油尼克森已經宣布裁員400人,占其3000多名現有員工的13%。
“隨著油砂的污染,尼克森的噩夢才開始呢”,有知情人士坦言道。
LNG是最大的希望
中海油是中國最大的LNG進口國,從上海至華南,中海油就有很多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因此中海油希望通過中國天然氣市場的霸主地位,讓中海油重生。
8月22日,中國首個LNG接收站中海石油氣電集團廣東大鵬接收站迎來一艘特殊貨輪——來自美國薩賓帕斯LNG (Sabine Pass LNG)的貨輪。這是美國政府放開天然氣出口禁令后出口到亞洲的第一船LNG。薩賓帕斯LNG 是首個獲得美國政府出口許可的LNG終端,原料天然氣來自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非常規天然氣。
自美國頁巖氣革命后,其天然氣就嚴重過剩,天然氣價格最低時2美元/百萬英國熱單位,因此中國企業一直希望進口美國LNG,但是因為各方面原因,此前一直沒有成功。
據彭博社紐約報道,該貨輪是全球第一艘通過經禁航進行擴建后的巴拿馬運河的LNG貨輪。巴拿馬運河擴建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LNG貿易。以美國為例,美國LNG出口項目通過大西洋(4.730, 0.00, 0.00%)和印度洋到東京的航程約15000海里,而通過運河可以減少6000海里,以18節平均航速計算,可節省13天左右,這將可能使美國LNG出口項目更具競爭力。
自2009年開始,廣東大鵬公司提供代加工業務(TUA)。迄今為止大鵬接收站已在該代加工業務項下安全接卸199船LNG貨物,輸送天然氣共計約1480萬噸。
“中海油希望通過美國LNG的低價,平衡過去進口的高價LNG,已實現其進口LNG價格高的問題,這也是楊華最希望看到的結果”,那位華南天然氣市場人士說。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中規劃:“202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要達到10%以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