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放2013年中日釣魚島海域對峙激烈畫面
日媒稱,海上保安廳366艘巡邏船中,有約35%的129艘超出使用年限。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因漁業管轄權擴大至200海里而大量建造的巡邏船集中迎來更新換代期,盡管引擎熄火、漏水等老化問題非常嚴重,但近年來海上保安廳的預算優先用于警備釣魚島,更新換代的工作被延后。
據日本《朝日新聞》9月21日報道,海上保安廳擁有的巡邏船艇中,(截至今年4月)能在外海航行的中大型巡邏船有128艘,在海岸巡邏的中小型巡邏艇有238艘。使用年限均為20至25年。尤其巡邏艇的老化程度更為嚴重,約40%超過了使用年限。如此下去,5年后,約60%(142艘)的巡邏艇和25%(32艘)巡邏船,即約5成船艇將陷入老化。
報道稱,服役的船艇中,最古老的當屬隸屬于橫須賀海上保安部的“高取”號巡邏船(325噸,全長46.5米),船齡38歲,超出使用年限13年。
海上保安廳的業務多種多樣,包括從海難救助到取締違法漁業。不過,如果船超出使用年限,故障就會增加,修理也會花很長時間,老式機器航行速度下降,零部件腐蝕較嚴重,海上保安廳努力不使老舊船只集中在同一片區域。
報道稱,巡邏船老化的背景是海上保安廳活動領域的擴大。1977年《領海法》實施,領海由3海里擴大至12海里,同年實施的《漁業水域暫定措施法》規定,漁業管轄權范圍擴大至200海里。鑒于此,海上保安廳在上世紀80年代建造了100多艘巡邏船艇。
這些巡邏船艇的更新時間在最近十幾年內集中到來,但由于造船能力和預算的限制,更新沒有跟上。此外,在2012年政府將釣魚島“國有化”以后,中國公務船在該海域的活動日益活躍,政府優先建造專用于警備釣魚島的最新式巡邏船,沒有預算用來更新老化巡邏船。
今年4月,政府拿出預算用來更新19艘巡邏船艇,但那只相當于老化船只的約15%。
韓媒放2013年中日釣魚島海域對峙激烈畫面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