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澳大利亞東南部的維多利亞州政府宣布,已同意將澳大利亞最繁忙港口墨爾本港的50年租賃權以97億澳元(約合73億美元)出售給一家包括中國和澳大利亞主權財富基金在內的國際財團,交易預計在10月31日前完成。
如今全球貿易增長趨于平緩,諸多大港增長計劃受挫。新財團、新規劃的到來,能為墨爾本港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嗎?
現狀:港口經營波瀾不驚
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是維多利亞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的工業重鎮。墨爾本港位于菲利普港灣北側的霍布森斯灣內,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現代化港口,也是最繁忙的水上貨運港口。墨爾本港擁有34個商業泊位、7公里海岸線及510公頃土地。墨爾本港擁有澳大利亞最大的國際集裝箱碼頭;汽車碼頭每天要處理汽車1000輛;多用途碼頭處理農業設備和機械雜貨,大宗商品如木材、紙、鐵和鋼;干散貨碼頭處理水泥、糖、谷物和石膏等貨物;液貨碼頭處理石化品、原油和糖蜜等貨物。此外,墨爾本港還經營碼頭車站、郵輪運輸管理等業務。
2015財年(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墨爾本港實現息稅前利潤(EBIT)為1.21億澳元,同比增加1400萬澳元(主要原因是港口費率增長0.7%,年度貨量增長1.8%);營業收入為3.82億澳元,同比增長3.61%;實現稅前經營利潤為5130萬澳元,同比大幅下降49.85%;實現稅后經營利潤為4590萬澳元,同比大幅下降36.95%(見圖1)。
2015財年,墨爾本港共接泊3023艘船舶,其中2994艘是商船(包括1048艘集裝箱船)。在此期間,墨爾本港迎接兩艘掛靠港口的大型集裝箱船,一艘為6350TEU,一艘為6450TEU;經過兩年嚴格的風險評估和模擬,墨爾本港液體散貨碼頭迎來一批蘇伊士型散貨船;郵輪運輸方面,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墨爾本港迎來了創紀錄的77艘郵輪、共計22萬人次游客( 10年前的2005財年,僅有16艘郵輪造訪)。
2015財年,墨爾本港對港口的南通道進行維護性疏浚。自去年2月開始,在布里斯班,由84米長的拖車吸泥船在南通道進行有限疏通;港口北部的航道和泊位也在進行維護性疏浚。
港口吞吐量方面,2015財年,墨爾本港完成貨物吞吐量8700萬噸,同比增長1.8%。其中,集裝箱吞吐量258萬TEU,同比增長1.8%;整車吞吐量34.93萬輛、470萬噸,同比下降3.6%;液貨品吞吐量610萬噸,同比下降5.5%;干散貨吞吐量410萬噸,同比增長0.4%;雜貨吞吐量440萬噸,同比增長2.3%。
分析墨爾本港出口及進口的前10大國際貿易伙伴,發現中國是墨爾本港最主要的貿易伙伴。出口方面,中國占據墨爾本港出口集裝箱貨物的23.0%,位列第1位,非集裝箱貨物出口占據18.0%,位列第2位(圖2);進口方面,來自中國的集裝箱貨物更是占據其進口的39.5%,高出排名第第2位的美國30.7個百分點(見圖3)。
2009年,墨爾本港曾經制定“2035遠景規劃”。其中,集裝箱吞吐量2015財年完成271萬TEU,2025財年完成447萬TEU,2035財年完成706萬TEU;汽車吞吐量2015財年完成38.8萬輛,2025財年完成53.4萬輛,2035財年完成72萬輛;干散貨吞吐量2015財年完成502萬噸,2025財年完成620萬噸,2035財年完成759萬噸;液貨吞吐量2015財年完成509萬噸,2025財年完成636萬噸,2035財年744萬噸。
對比2015財年數據,顯然,墨爾本港當年的預計略顯樂觀,當然這也與全球貿易的低迷相關。對于墨爾本港的未來發展,目前挑戰已經轉移至未來新的管理團隊。
未來:期待50年新跨越
在宣布將墨爾本港50年租賃權成功出售給中澳財團后,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國庫部長蒂姆·帕拉斯表示,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將擁有墨爾本港1/5的租賃權,澳大利亞主權財富基金——未來基金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市政雇員退休金計劃也將各自擁有1/5,其他投資者包括昆士蘭州政府投資工具(QIC),總部設在紐約的全球基礎設施合作伙,美國加州公共雇員退休金計劃和韓國養老基金。帕拉斯補充道,所有外國買家的投資均已獲得監管批準。
據媒體早前報道指出,澳大利亞各地政府在去年關鍵性的選舉完成后,陸續發起總值約達千億澳元的基礎設施資產拋售。去年年中,澳大利亞史上首份基礎設施審計報告出爐,咨詢機構指出,隨著人口和經濟的增長,全國范圍內道路交通阻塞及其它基礎設施瓶頸將逐步凸顯,影響和制約國家生產力和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增強和促進私營部門對基礎設施網絡的投資和運營有著根本性的重要意義。唯有如此,澳大利亞基礎設施才能跟得上人口增長帶來的需求,支持澳經濟在全球化時代下更好發展。墨爾本港租賃權出售是澳大利亞超過1000億澳元的私有化計劃之一。
去年5月,維多利亞州政府啟動大規模基礎設施私有化進程,向市場出讓墨爾本港50年租賃權,維多利亞州州議會通過的立法確定交易框架,規定租賃權益轉讓所得將用于改善地面交通樞紐。
顯然,國際市場對墨爾本港的追捧超出預期。墨爾本港50年租賃權最終成交價是97億澳元,遠遠超過維多利亞州政府此前預期的58億澳元的目標。然而,過高的成交價引起市場一定程度的擔憂,擔心在不遠的將來或將會引發港口租金暴漲的局面,這將大大增加澳大利亞的成本結構,進而危害到出口商和消費者。
對此,維多利亞州政府有所防范,州政府規定15年內港口使用費率的調整須與CPI掛鉤。中澳聯合財團中的QIC全球基礎設施部門負責人羅斯·伊斯雷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墨爾本港是核心基礎設施,是澳大利亞物流供應鏈上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環節。我們財團制訂了長遠經營規劃。憑借全球港口和監管資產運營經驗,QIC著眼于給港口及其用戶帶來長遠的管理和改善。”
盡管目前中澳財團對于墨爾本港的長遠經營規劃尚未公布,但對于長達50年的管理期而言,港口基礎設施的擴建將勢在必行。例如有業內人士指出,在集裝箱船大型化趨勢下,墨爾本港目前卻難以接卸超大型集裝箱船,主要因為受墨爾本西門大橋橋高50米的高度限制影響。
中澳財團中中資的參與更讓市場人士歡欣鼓舞。在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生效的背景下,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貨物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澳大利亞是中國海外投資的第二大目的地。墨爾本港勢必將在中國“一帶一路”全球布局中占據重要位置。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