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多年后,極地探險沉船Maud又浮現在了海上。
這艘堅固的橡木船,最開始是為了挪威的極地探險家Roald Amundsen而打造,可以經受住北極的冬天和冰塊封住的危險。
在過去的一個夏天,一次挪威的營救探險隊說他們成功地將這艘船的殘骸搬上了運輸船。
Amundsen是到達南極的第一人,也是帶領一支探險隊從北部穿越西北航道的第一人。當 Maud造好后,Amundsen的目標是航行穿越那些北冰洋未到過的地方,也可能轉向北極。
從1918年到1920年,Amundsen和他的船員們從挪威奧斯陸沿著俄羅斯北極海岸航行到阿拉斯加nome,穿越一條東北航道。 Amundsen 最終放棄了到北極的計劃,Maud船隊花了7年時間探索了北極,然后這艘船被Amundsen的債主獲得,并被賣到加拿大的Hudson海灣公司,挪威的Fram博物館有記載。
雖然Maud船隊探險之旅在今天知名度并不高,但是這次探險經歷了很多意外事件,Amundsen本人差點被一直北極熊打死,還經歷了一氧化碳中毒,但是成功之處是搜集了大量的北極環境下的科考數據。
隨同Amundsen登船的科考主任問是 Harald Sverdrup,是一名頗有建樹的海洋學家,他后來成為圣地亞哥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主任。他的團隊記錄了磁、天文和氣象觀測資料,他們還拍攝了北極光。Sverdrup甚至還花了7個月的時間和俄羅斯東北部的Chukchi族人在一起,記錄了這個部落的語言和習俗。
由于船的螺旋槳軸造成的船體漏水,導致1930年Maud沉沒。在隨后的幾年,這艘船的木料被用來作為燃料。挪威于1990年取得Maud號的所有權。經過克服法律和貨運的重重障礙,一個挪威打撈小組最終獲得先發權,打撈了Maud號,然后把它帶回挪威Vollen的一個定制的博物館。
Wanggaard說他在潛水探險過程中,曾經找到過Maud號好幾次,但是最終打撈上來后,他仍然被船的尺寸驚到了。他的團隊使用了50個空氣包,每個都有4噸(3.6公噸)的舉力,把Maud從海床上舉起,然后放到駁船上。
Wanggaard說,你不能再水下估計整艘船的體積,但是當它浮出水面后,發現比想象中要大很多。
Maud號打撈上來后,需要把淤泥和船體內堆積的沉淀物清理干凈,Wanggaard說小組發現了許多零件、柴火、煤和其他物品,都處于非常好的狀態。
目前為止,裝載 Maud號的駁船在冰凍區域, Wanggaard需要在這個冬天計劃好船開回挪威的路線,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但是探險的時間確實不好計算。
如果運氣不好的話,該小組可能需要等到明年7到8月份,冰塊融化,然后他們才可以安全地離開加拿大劍橋灣鎮。然后北冰洋的冰塊又開始凍住了,這意味著該小組需要再花一個冬天在格林蘭島或者俄羅斯北部停駐,Wanggaard說他還需要決定是走東側路線到挪威還是向西回東北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