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海工市場將在2018年底觸底

    在Marine Money Offshore最近主辦的一次會議上有業界人士表示,由于拆解活動緩慢,以及長期供應過剩,海工市場還需要18個月才能從低迷的狀態中恢復過來。

    自2014年油價暴跌以來,能源公司大幅削減了海工項目的支出,導致海工服務、鉆井設備、鉆井平臺以及其他移動裝置需求大幅下降。

    挪威雷斯塔能源公司(Rystad Energy)合伙人喬恩·弗雷德里克·穆勒(Jon Fredrik Muller)表示,在全球范圍內,經濟低迷導致了2014年至2016年勘探和生產方面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投資下降。不過,包括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il and Natural Gas Corp)在內的幾家主要公司今年已開始招標海工能源生產項目,這說明,積極的跡象已經出現。

    據雷斯塔能源公司預計,全球海上勘探和生產的投入在2017年下降9%之后,將在2018~2022年有所增長,達14%。穆勒表示,預計海工市場將在2017年和2018年觸底。

    根據全球最大的船舶回收現金買家GMS的數據,2016年海工板塊的拆解量達290萬DWT,2015年為230萬DWT,2014年為190萬DWT。不過,GMS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尼爾·沙瑪(Anil Sharma)指出,拆解數量無法平抑新設備交付數量。2016年,船隊(按船只數量計算)甚至還有所增長。他表示,拆解活動緩慢背后的原因除了裝置的殘值較低外,還有物流挑戰和監管風險。此外,沙瑪補充說,由于成本較低,一些船東更愿意把他們的海工裝置閑置起來,希望在隨后的市場復蘇中有所作為。

    但倫敦航運咨詢機構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的高級分析師詹姆斯•弗瑞(James Frew)表示,被擱置的裝置中至少有四分之一不太可能被重新啟用。關鍵問題是剩下的那些裝置怎么辦。

    來源:中國船檢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