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上海海事局:“桑吉”輪事故為海上溢油應急敲響警鐘




    2018年9月7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水資源管理及大氣污染防治雙項執法檢查啟動會。上海海事局在啟動會上指出,該局全力推進船舶污染損害賠償工作,“桑吉”輪事故給油污基金使用工作敲響了警鐘。下一步,上海海事局將進一步完善油污基金使用工作。

    據上海海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市已形成較為完善的海上溢油應急指揮機制,具有海上溢油應急指揮的領導機構、指揮機構和工作機構,成立海上搜救中心具體負責海上溢油事故應急處置指揮,并與上海市應急聯動中心實現應急聯動。

    據悉,海上搜救中心建立了應急力量協調工作機制,統籌調動政府部門、央地企業、駐滬部隊協同開展海上溢油應急處置,在“桑吉”輪等具有較大影響的溢油應急處置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上海海事局指出,上海具有較為完善的海上溢油應急預案體系。上海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省級海上船舶溢油應急預案,并不斷修訂完善。2017年,上海發布實施了《上海海上船舶污染事故專項應急預案》,進一步提高了預案的專業性和可操作性。

    根據法規要求,上海海事局與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聯合開展了《上海港船舶污染應急能力建設規劃》的修編工作,目前正在開展向上海市政府的報批工作。

    據上海海事局介紹,上海引入社會專業清污單位,完善“長江口船舶溢油應急設備庫”的運行管理。目前,上海港已具有28家社會專業清污力量,其具有較大的溢油常規處置能力。

    在污染物監視方面,上海海事局與煙臺溢油應急技術中心開展戰略合作,加強對轄區水域污染物的衛星遙感監視;優化了固定翼飛機空巡路線,目前已實現對長江口及附近海域的常規空巡監視;在青草沙水庫等敏感水域附近建成了2套溢油監視系統;試點開展無人機空中監視工作。

    上海海事局表示將全力推進船舶污染損害賠償工作。

    船舶油污損害理賠事務中心落戶上海并由上海海事局代管,上海海事局推進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簡稱“油污基金”)使用工作逐步走向成熟。

    上海海事局指出,油污基金設立兩年來,理賠事務中心陸續制訂了油污基金會管委會章程、議事規則、索賠指南、理賠導則、專家管理辦法等制度。截至目前,理賠事務中心已受理9起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案件,涉及19個索賠單位,297名索賠個人,決定賠付18家單位總計2600余萬元。

    據統計,每年約有16萬艘次中外籍船舶過境進出長江中上游各港口,其中危險化學品船達1萬余艘,載運危險化學品約2700萬噸,對上海青草沙、陳行等主要水源地的用水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上海海事局指出,目前,上海港水上化學品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嚴重不足,沒有系統專業的設備、物資及應急隊伍等。此外,國家設備庫和社會專業清污單位配備了大量的常規清污設備器材,但高端設備較為缺乏,應對遠海船舶污染食物的能力較為欠缺。

    上海海事局表示,2018年初,東海海域油船“桑吉”輪碰撞燃爆污染事故的發生,給尚處于運作初期的油污基金使用工作敲響了警鐘。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目前油污基金作用的發揮還十分有限,特別是在重特大船舶污染事故的應對方面,尚無能力和經驗。

    下一步,上海海事局將盡快推進《上海港船舶污染應急能力建設規劃》的制定和出臺工作,系統開展船舶污染應急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應急能力。同時,上海海事局還將進一步完善油污基金使用工作,以應對我國海域與日俱增的重特大船舶油污事故風險。

    來源:界面新聞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