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核二三事| 帶你認識核反應堆



    核安全是新時代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安全文化是核能與核技術利用實踐經驗的總結,是核安全大廈的基石,培育和建立核安全文化則是發展核事業的必然要求。

    核反應堆是一個能維持和控制核裂變鏈式反應,從而實現核能—熱能轉換的裝置。核反應堆是核動力的心臟,核裂變鏈式反應在其中進行。1942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自持的鏈式反應裝置,從此開辟了核能利用的新紀元。

    反應堆由堆芯、冷卻系統、慢化系統、反射層、控制與保護系統、屏蔽系統、輻射監測系統等組成。

    堆芯中的燃料:反應堆的燃料,不是煤、石油,而是可裂變材料。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易于裂變的材料只有U-235,它在天然鈾中的含量僅有0.711%,另外兩種同位素U-238和U-234各占99.238%和0.0058%,后兩種均不易裂變。另外,還有兩種利用反應堆或加速器生產出來的裂變材料U-233和Pu-239。用這些裂變材料制成金屬、金屬合金、氧化物、碳化物等形式作為反應堆的燃料。

    燃料包殼:為了防止裂變產物逸出,一般燃料都需用包殼包起來,包殼材料有鋁、鋯合金和不銹鋼等。

    控制棒和安全棒:為了控制鏈式反應的速率在一個預定的水平上,需用吸收中子的材料做成吸收棒,稱之為控制棒和安全棒。控制棒用來補償燃料消耗和調節反應速率;安全棒用來快速停止鏈式反應。吸收體材料一般是硼、碳化硼、鎘、銀銦鎘等。 冷卻系統中的冷卻劑:為了將裂變的熱導出來,反應堆必須有冷卻劑,常用的冷卻劑有輕水、重水、氦和液態金屬鈉等。

    慢化系統中的慢化劑:由于慢速中子更易引起鈾-235裂變,而中子裂變出來則是快速中子,所以有些反應堆中要放入能使中子速度減慢的材料,就叫慢化劑,一般慢化劑有水、重水、石墨等。

    反射層:反射層設在活性區四周,它可以是重水、輕水、鈹、石墨或其它材料。它能把活性區內逃出的中子反射回去,減少中子的泄漏量。

    屏蔽系統:反應堆周圍設屏蔽層,減弱中子及γ劑量。

    輻射監測系統:該系統能監測并及早發現放射性泄漏情況。

    反應堆的結構形式是千姿百態的,它根據燃料形式、冷卻劑種類、中子能量分布形式、特殊的設計需要等因素可建造成各類型結構形式的反應堆。 目前世界上有大小反應堆上千座,其分類也是多種多樣。按能普分有由熱能中子和快速中子引起裂變的熱堆和快堆;按冷卻劑分有輕水堆,即普通水堆(又分為壓水堆和沸水堆)、重水堆、氣冷堆和鈉冷堆。按用途分有:(1)研究試驗堆:是用來研究中子特性,利用中子對物理學、生物學、輻照防護學以及材料學等方面進行研究;(2)生產堆,主要是生產新的易裂變的材料鈾-233、钚-239;(3)動力堆,利用核裂變所產生的熱能廣泛用于艦船的推進動力和核能發電。

    來源:中船重工武船集團   作者:吳 瓊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