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河北遠洋運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彥明在接受中國海事服務網CNSS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今年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懇切呼吁國家在核電的發展上一定要持慎重的態度,建議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在國內大規模建設核電站。
截止2015年底,我國大陸地區運行核電機組30臺,裝機容量2830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24臺,裝機容量2636萬千瓦,在建規模世界第一。“十三五”期間,計劃以每年6~8座的速度新建核電站。高彥明表示,我們國家是煤炭大國,如果我國大力發展核電將對目前已經建成的電力行業造成嚴重的沖擊。如果一個核電站全力發電,就會沖垮兩到三座煤電站。這將導致大批煤礦工人面臨下崗。此外,燃煤電廠的配套產業包括龐大的海運船隊、港口群、專用的鐵路、公路、車輛、電網、大量的煤礦以及背后銀行的支持。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如果大力發展核電,將對以煤電為龍頭的這一系列產業造成毀滅性的沖擊。這不是在去產能,而是在惡化產能。而且煤電及其配套設施包括煤礦、船隊、港口、鐵路、公路基本上都是在過去三至十五年間建成的,至今遠遠沒有收回投資成本。
去污染不是發展核電的理由。高彥明解釋說,除了煤電廠造成大氣污染外,還有鋼廠、冶金廠、化工廠、水泥廠、玻璃廠、車輛船舶排放、冬季取暖、建筑揚塵、道路揚塵和惡劣氣候等很多污染源。在所有污染源中,煤電廠是控制排放最好的。我國煤電減排技術世界一流,燃煤電廠的污染物排放能力已經可以媲美燃燒天然氣。十三五期間,我國要投入四千億元對煤電廠進行環保改造,使其達到天然氣的排放水平。
另外,高彥明還提到核電絕對不是綠色能源。核電雖然沒有排放,但卻有強烈的核輻射、核污染和處理核廢料的問題,并且核電站容易遭受自然災害、人為事故、人為攻擊(戰爭)的破壞。我國核電站主要建在東中部地區,這些區域是我國人口極度密集、經濟集中和環境脆弱的地區,一旦發生核污染,會造成無人區和社會動蕩,后果不堪設想!切諾爾貝利核電站、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都是人類史上慘痛的教訓。核廢料還存在處理成本高、安全性差的問題。他強調任何安全標準和措施都無法抵抗自然災害、事故和認為破壞的影響!
高彥明表示,雖然我國在第三代核電技術上取得重大進展,但技術的突破和推廣應用是兩回事。從國家發展的戰略角度來說核電技術研究不能落后,但在投入使用上一定要慎重,不要搞“大躍進”式的發展。
來自中國海事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