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一直由韓國主導的全球造船市場支配地位正在瓦解。在韓國三大造船巨頭現代重工、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去年經營業績大幅虧損情況下,日本船企首次躋身全球前三,而多家中國船企也躋身全球前十大之列,韓國造船業正面臨四面楚歌的困境。
據克拉克森最新數據統計,截止2月底,韓國現代重工集團、大宇造船海洋集團和日本今治造船集團手持訂單量分別位居全球第一、第二和第三,而三星重工的全球排名從第三位下跌至第四位。
其中,現代重工手持訂單為882.5萬CGT,大宇造船海洋集團手持訂單為844萬CGT,日本今治造船集團則以696.4萬CGT力壓排名第四的現代重工業(508.1萬CGT)闖進三強。而韓國現代尾浦造船位列第6(297.9萬CGT)、STX造船位列第8(261.2萬CGT),盡管進入全球前十大之列,但其手持訂單卻正在逐漸減少。
就在幾年前,韓國造船業還掌握著全球七成的訂單,然而近年來,中國及日本船企在全球市場占有率已經分別達到40%及30%。尤其是日本,在10年前市場占有率已經跌至不到10%,近年卻通過造船業結構改革等增強了自身實力,大有一舉超越韓國之勢。
除日本外,韓國還面臨中國造船業的猛烈追擊。截止2月底,揚子江船業手持訂單為331.1萬CGT,全球排名第5;外高橋造船為283.9萬CGT,排名第7;滬東中華造船為260.8萬CGT,排名第9。分析人士認為,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國船企訂單量穩定,與韓國的差距逐漸縮小,進入世界3強將并不遙遠。
韓國造船業人士分析認為,在海洋工程裝備利空因素給韓國造船業帶來重大沖擊的情況下,日本和中國船企急起直追,未來韓國造船業全球領導地位已難保。
來自國際船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