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共同發布《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產業結構與用能結構優化取得積極進展,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綠色工廠和綠色工業園區,研發、示范、推廣一批減排效果顯著的低碳零碳負碳技術工藝裝備產品,筑牢工業領域碳達峰基礎。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3.5%,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會下降幅度,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
“十五五”期間,產業結構布局進一步優化,工業能耗強度、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努力達峰削峰,在實現工業領域碳達峰的基礎上強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綠色、循環、低碳為重要特征的現代工業體系。確保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達峰。
《方案》明確,圍繞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低碳轉型效果明顯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圍繞電力裝備、石化通用裝備、重型機械、汽車、船舶、航空等領域綠色低碳需求,聚焦重點工序,加強先進鑄造、鍛壓、焊接與熱處理等基礎制造工藝與新技術融合發展,實施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加快推廣抗疲勞制造、輕量化制造等節能節材工藝。研究制定電力裝備及技術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
大力發展綠色智能船舶,加強船用混合動力、LNG動力、電池動力、氨燃料、氫燃料等低碳清潔能源裝備研發,推動內河、沿海老舊船舶更新改造,加快新一代綠色智能船舶研制及示范應用。
以下為《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全文:
32108bd925584fb6b50c2d3b99ee0480.pdf (326 KB, 下載次數: 24) 2022-8-1 22:01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