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唐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唐山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打造海洋裝備制造基地。依托港口和精品鋼鐵基地優勢,瞄準海洋裝備、智能裝備等高端制造領域,大力發展鉆井平臺、生產平臺、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等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產業,打造中國北方沿海地區大型臨港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并著力向北方最大海洋裝備制造基地轉型升級。
《規劃》指出,唐山市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聚焦海洋戰略新興產業。推動海洋裝備制造高端化發展,構建涵蓋設計、研發、制造、服務的海洋裝備制造產業鏈,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型海洋裝備制造基地。
《規劃》明確,發展高端船舶裝備制造業。依托首鋼、河鋼基地,發展船用鋼板、鋼材、管材等船舶材料。依托曹妃甸修造船基地,重點發展船舶動力、軸舵系統和船用大型鑄鍛件等高附加值船舶配套產品,承接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的修理與改裝,與國內外頂尖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建船舶工業聯合實驗室、船舶工業技術轉移中心,突破船舶修造與配套工程裝備、船用鋼料生產與處理等關鍵技術,積極培育修造船龍頭企業,引導中小企業參與大型船廠分段制造生產體系,提高船舶配套服務能力。
《規劃》指出,跨越式發展船舶制造業。瞄準高技術、高可靠性、高附加值船舶,培育船型開發、設計與建造產業鏈條。探索海警用、旅游用、運輸用等多種類海上平臺產品研發。支持發展中小型郵輪,推動游艇消費大眾化發展,構建設計、建造、配套、維修、安裝、運營支持等全產業鏈條發展體系,更好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水上旅游需求。
《規劃》提出,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圍繞“感知-傳輸-數據-應用”電子信息產業鏈四層體系,聚焦智能終端、關鍵零部件、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領域,大力發展海洋通信、海洋數據、海洋智能裝備、海洋信息服務、海洋電子元器件產業,推動海洋電子信息產業與海洋傳統產業深度融合。
《規劃》明確,支持海洋領域數字經濟融合發展。促進海洋產業數字化進程,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海洋產業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能力。加強海洋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推動重點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大海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強化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應用。
《規劃》提出,加強海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鼓勵和支持行業骨干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圍繞海洋裝備、海洋生物、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創建涉海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聚焦突破行業關鍵核心技術,聯合開展科研攻關、人才培養和科技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