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6-6-5 10:47 編輯
據勞氏日報6月2日報道,來源于經紀商的數據,中國船廠大約有160艘已完工的散貨船等待著交付。
據船舶經紀商說,中國船廠的新船訂單價格已在不斷下降,盡管這種下降的幅度總體上有所放緩,但中國船廠在短期內仍復蘇無望。
散貨船領域:
中國新造船價格指數是跟蹤國內船廠的船價變化的指數,它基于全球18家主要船舶經濟商的意見,這一指數4月份下跌了0.86%,達到了5月份的810點。
另一家經紀商CNPI說,盡管船價似乎已快到底部,但銀行仍不干預新造散貨船市場。所以大多數船東不愿意購買,盡管現在船價很低。
盡管近期運費率有所溫和回升,但并沒有調動船東訂造新船的積極性,因為二手船市場更有利可圖。
油船領域:
相比較散貨船新造船市場的不景氣,中國船廠仍想方設法獲得油船訂單。近日南通中遠川崎重工獲得了K Line 2艘VLCC 訂單。
5月份,油船手持訂單在現有船隊總數上增加了17%,而2014年10月份運費率開始回升時,這一數字為14.5%。
對于大多數油船建造廠來說,目前看形式還是比較嚴峻的。船隊中蘇伊士型油船手持訂單的比例已從11%擴大到25%。近期油船的供應增長過快。
展望未來的油運市場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加之活躍的二手船市場,油船新船價還有下降的趨勢。
此外,韓國船廠2017年下半年仍有很多空船臺可用,因此中國船廠在短期內復蘇也是困難的。
集裝箱船市場:
CNCPI,這一集裝箱船價格指數一個月下跌了1.01%,5月份達到846點。這主要是受小型集裝箱船價格下跌的影響。一艘2200TEU箱船的新船價格大約2640萬美元,與4月份相比下跌了近2.5%。
除了低運費率外,近期不斷有主要幾家運營商合并以及班輪業聯盟的重組,使船廠的訂造活動也因此受到影響。
來源: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