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10艘LNG運輸船!面臨撤單

    由于俄烏沖突加劇,三星重工從俄羅斯船東手中承攬的15艘破冰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建造項目陷入險境。

    韓媒報道稱,三星重工與俄羅斯紅星造船廠(Zvezda)通過合作方式建造該系列船,但這一合作關系由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國際制裁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根據最初達成的協議,三星重工巨濟船廠負責設計和部分建造工作,然后將其與相關設備一起運送至紅星造船廠進行總裝。俄羅斯政府原計劃隨著造船數量的增加,逐漸減少三星重工巨濟船廠的造船比例,同時增加紅星造船廠的建造量,以便發展俄羅斯船廠的造船技術并積累相關經驗。

    然而由于制裁,三星重工目前僅有5艘新船開工(3艘交付、2艘處于收尾階段)。最新消息稱,尚未開工的10艘新船很有可能面臨撤單。

    據悉,這15艘新船均屬于新型冰級ARC7高附加值LNG運輸船,是俄羅斯航運巨頭Sovcomflot和俄羅斯能源巨頭Novatek的聯合項目,用于Novatek的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項目。該系列船全長300米,寬48.8米,載重量為81000噸,貨艙容量17.26萬立方米,將以LNG為主要燃料,懸掛俄羅斯國旗。首制船船體于2021年10月運往紅星造船廠,但在2022年2月俄烏沖突加劇后,該船被迫中斷建造流程。

    “Sergei Witte”號下水

    隨著美國和歐洲加強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法國GTT也宣布停止在俄羅斯的業務,包括退出15艘破冰型LNG運輸船的儲罐設計項目。GTT等外國企業的相繼撤離,致使紅星造船廠在主要設備和材料供應等方面遭遇困境。盡管如此,三星重工與紅星造船廠的合作仍在“悄悄”繼續,并為其建造了5艘船的船體。目前,紅星造船廠已經基本完成前兩艘船的建造階段,正在進行裝配作業,第三艘“Sergei Witte”號也與近日順利下水。

    業內人士表示:“紅星造船廠建造的首艘船原定于今年3月交付后啟航,但被推遲,第二艘船也落后于原定計劃。雖然俄羅斯船東與三星重工計劃繼續就LNG運輸船建造相關事宜進行協商,但由于對俄羅斯的制裁,關于未來船期的討論沒有進展。”這意味著尚未開工的10艘船的最終命運很可能走向撤單。

    除三星重工外,韓華海洋(原大宇造船海洋)和HD韓國造船海洋下屬的現代三湖重工也受到俄羅斯制裁的影響。幸運的是,現代三湖重工去年從俄羅斯船東手中簽訂的3艘新船訂單已經成功轉讓給大洋洲船東,減輕了負擔。并且由于船價上漲,此次轉售價格增加了約3200億韓元。

    相較之下,韓華海洋的處境則相對危險。韓華海洋在今年6月份透露,Elixon、Azoria、Glorina等3家俄羅斯船東已就2022年5月至11月期間解除3艘破冰型LNG運輸船建造合同一事向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提起仲裁,并要求賠償1.159萬億韓元損失(折合人民幣約63.7億元)。

    據了解,這3家俄羅斯船東于2020年10月向大宇造船海洋訂造了3艘破冰型LNG運輸船,訂單總價值為1.137萬億韓元,新船容量均為17.25萬立方米。根據原合同,該系列船原計劃于2023年7月31日前全部完工交付。但由于制裁,相關造船設備和材料供應被推遲或中斷,俄羅斯船東也無法向船廠按時支付進度款,最終導致建造合同被解除。

    通常情況下,若在造船過程中解除建造合同,船廠將在船舶建造完工后重新出售給新的船東,但目前尚未找到購買用于北極航線的新船東,且破冰型LNG運輸船的成本比同等容量的運輸船高出500億韓元以上,如何處理已經開工建造的3艘破冰型LNG運輸船也令韓華海洋十分頭痛。慶幸的是,另外兩艘36.16萬立方米浮式儲油裝置(FSU)已于今年交付。

    業內人士表示:“海洋工程設備是根據使用地區的特點建造的,因此如果合同取消,就不可能再轉售。由于破冰型LNG運輸船的目標也是北極航線,因此要找到其他船東并轉售并不容易。”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