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提前大半年,臺灣首艘自造潛艇即將下水

    9月25日,據臺媒報道,臺自造柴電潛艇(又稱“自制防御潛艇”,簡稱IDS)首艘原型艇,預計將在本月28日舉行下水儀式,蔡英文將出席,并于近日核定原型艇的艇名為“海鯤”,舷號則定為“711”。

    根據臺船此前發布的資料,自造潛艇原型艦代號1168,使用X型尾舵、外型采用“雪茄型”設計,艦長約在70米內、寬約8米、高約18米,排水量約2500至3000噸,將裝備美制數字化聲吶、潛射型Mk 48型魚雷和潛射“魚叉”反艦導彈。

    臺軍前“參謀總長”、“國安會”咨委黃曙光聲稱根據規劃,臺灣首艘自制潛艇28日下水后,10月1日就會展開泊港測試,預計明年4月1日前完成,之后便開始進行出海測試,預計明年底前交給海軍。在黃曙光的期望里,臺灣2025年就能完成3艘自制潛艇,而2027年能達成4艘潛艇,加上現行的2艘(性能提升的劍龍級潛艦),未來潛艇規模將達到10艘,這“將大大提升遏阻大陸包圍臺灣的信心”。

    據了解,臺灣的“潛艇自造”計劃始于2014年,于2017年正式被提上日程,總預算為4000億新臺幣(約人民幣891億元)。此前有消息稱,為“潛艇自造”,民進黨當局耗費重金,秘密打造了一個專家團隊,從英國、澳大利亞、韓國、印度、西班牙、加拿大等至少六國聘請了龐大的技術團隊和退役海軍將領,就連艦上的馬桶報價都高達8萬美元(約人民幣56.4萬元)。

    根據此前海軍司令部向立法院提出的計劃,“潛艇自造”首艇原訂是今年完成封殼,然后于2024年5月20日下水,在2025年11月才會交付成軍。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