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全球海員短缺,中國補位?

    據BIMCO預計,2025年全球將短缺約14萬名高級海員;另悉中國目前有20萬名海員未就業。面對全球高級海員短缺,中國海員能否成功補位

    在“中國國際海員論壇”上,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海事技術和規范部主管艾倫·弗蘭克·索倫森解讀了《全球海員市場人力資源分析報告》(《報告》),預計2025年全球將短缺約14萬名高級海員;亞洲船東協會海員委員會主席傅向陽解讀了《亞洲船員發展戰略》,表示中國目前有20萬名海員未就業。那么,中國海員能否成功補位?或者說離成功補位有多遠?


    全球海員短缺?

    艾倫·弗蘭克·索倫森表示,《報告》基于45個國家的信息,統計海員總數超過200萬。另外,《報告》首次統計了女性海員的數據,顯示目前女性海員占比為10%。

    艾倫·弗蘭克·索倫森表示,全球海員需求量取決于世界商船的數量、操作人員配備及預備海員的數量。一艘船舶每年需要補充海員的比例需根據該船替換海員的費用、培訓需求、海員健康狀況和其他因素。由于不同類型的船舶海員配備不同,在確保船舶安全運行情況下,BIMCO對于不同船型和噸位的船舶配備的海員大致有一個估算或科學的平均數。《報告》估計,目前全球在船海員需求為154.5萬名,另外需要79.05萬海員在陸地上時刻等待著。自2010年以來,航運業界對高級海員的需求增長約24.1%;對普通海員的需求僅增長1%(見表1)。《報告》指出,全球高級海員近60%“在船上”,40%左右在岸;普通海員超過70%“在船上”。

    《報告》估算,目前全球約短缺1.65萬名高級海員,占需求量的2.1%;過剩1.19萬名普通海員。輪機長及二管輪特別緊缺,若再細分到船舶種類,化學品船、LNG船和LPG船的高級海員短缺尤為嚴重。到2020年,高級海員短缺將加劇,2025年高級海員短缺將會放大到14.75萬名,占需求量的18.3%(見表2)。

    10年是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海員供求關系或將改變。《報告》對高級海員需求的預測是基于目前全球造船企業及靠泊新加坡港的船舶數據,實際情況還有待檢驗。


    中國海員過剩?

    面對10年內全球或將短缺14萬名高級海員的情形,中國的相關船員機構表示“很欣喜”。

    中國海事局船員管理處處長葛同林解讀了《2015年中國船員發展報告》。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國際航行船舶海員470512名,新增23458名,同比增長5.25%;外派海員133326名,同比增長7.28%。

    傅向陽介紹,亞洲船東運營全球50%的商船,亞洲海員占全球80%。海員供應大國正從歐洲轉向遠東和印度次大陸,中國將大有可為。傅向陽分析了目前中國海員的就業情況,指出目前中國外派海員12萬名,內派海員15萬名,還有20萬名海員未就業(見圖1)。


    傅向陽指出,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外派海員僅12萬名,而菲律賓人口總數僅1億,外派海員則達35.9萬名,這20萬~22.66萬名的差額,正好是中國未就業海員的人數(見圖2)。中國20萬名未就業海員一旦實現就業,就能趕上菲律賓成為海員大國,或許也能彌補《報告》預估的全球14萬名高級海員的缺口。


    中國海員如何接軌國際?

    爭議

    對此,從香港海員工會主席李志偉的“抱怨”中或許能看出中國海員與國際海員的差距。

    一是,中國海員的工資標準不統一。李志偉介紹,中國航運企業為海員繳納的5險1金應該算是海員工資的一部分,卻沒有放到海員的工資表里,這導致各家航運企業的海員工資沒有統一的標準,國外船東對此較為疑惑。這筆5險1金若放進工資表,最低也要150美元。

    對李志偉的“抱怨”,華洋海事中心(華洋)副總經理李立謙進一步補充,中國海員繳納社保金情況有三種:一是中遠海運集團這類國企,完全按照規章制度足額繳納,所以繳得最多;二是華洋等純外派企業按照較低標準即工資的60%繳納,額度也就是150~200美元;三是不繳納社保金的。李立謙表示要讓中國海員的工資與國際接軌,而不是現在這般各有特殊情況。

    二是,目前中國對海員的培訓要求不太切合實際。根據《2015年中國船員發展報告》,目前由中國相關部門起草《海船船員船上培訓管理辦法》、《船員培訓機構分類分級管理辦法》以及船員培訓模擬器性能及訓練標準,修訂完善船員考試大綱和題庫等。但是,李志偉認為,若按照中國海事局的要求,對海員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培訓,在目前的航運市場形勢下對海員隊伍整體發展將形成阻礙。李志偉認為提高海員技術是應該的,但是花費兩個月時間太長;若這筆費用由海員自己承擔,或將造成海員流失。對此李立謙表示,為降低海員成本,可讓用工單位進行相應培訓。

    成效

    《2015年中國船員發展報告》也提及所采取的若干措施,主要有三點。

    一是便利船員服務清單。該清單覆蓋了信息公開、業務無紙化、“口袋工程”、打破管轄四大板塊。提供全國海員適任考試計劃實時查詢、《海船船員內河航線行駛資格證明》自助打印及海事監管記錄查詢;打破海員考試發證行政管轄限制,海員可就近選擇海事管理機構申請發證和參加理論考試補考;增加海員證書到期、考試信息和成績等短信提醒服務;實現海員證書無紙化申辦,縮短海員考試成績公布時間。

    二是履行國際公約與合作。中國履行《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獨立評價報告通過了國際海事組織(IMO)審核,以零缺陷繼續保持IMO“白名單”國家身份。去年8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批準《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公約》)的決定,中國成為第68個批準《公約》的國家。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中國—東盟海事教育與培訓發展戰略》。到目前為止,中國已與24個國家簽署復任或單邊責任海船船員適任資格證書。

    三是權益保障與文化建設。組織召開全國海上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第二次工作會議,進一步完善由交通運輸部、中國海員建設工會和中國船東協會組成的三方協調機制。開展“全國海員技能大比武”和“世界海員日”活動,提升海員素質,弘揚海員文化。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