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在上海簽訂6艘13600TEU常規燃料動力大型集裝箱船建造合同。
這不僅是繼10月18日,滬東中華與加拿大Seaspan公司以人民幣結算形式簽訂6艘同型船,十天之內再次以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拿下新大單,該筆訂單還匯集了“中國船東、中國船級社、中國船廠、人民幣結算”四大中國元素,彰顯了兩大央企攜手為我國海洋強國、航運強國建設貢獻船舶與航運力量。
據了解,13600TEU大型集裝箱船是滬東中華自主研發設計的又一款綠色環保型集裝箱船,總長約336米,型寬51米,型深30.2米,最大裝箱量14096TEU,并提供2000個冷藏箱位,入級中國船級社(CCS)。該型船采用最新的設計理念,配備高效主機、節能裝置、軸帶發電機、高壓岸電系統、超低阻防污漆和脫硫設備,以低能耗、高航速與卓越的綠色環保性能,滿足國際最新環保法規要求,并可適應未來綠色燃料改裝需要,為客戶提供了高效經濟的海上運輸裝備解決方案。根據計劃,該系列首制船將于2025年11月開工建造,系列船計劃于2027年年內全部完工交付。
近年來,中國造船領域以人民幣結算的案例持續增多,這從側面反映了人民幣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以及中國船舶工業的快速發展。采用人民幣結算,對于船廠而言,有助于減少匯兌風險,增強企業盈利能力,提升市場競爭力;對于船東而言,可以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貿易效率,真正實現“雙贏”。
中遠海運集運的集裝箱運輸業務遍及全球,船隊運力總規模達527艘、約326萬標準箱,承運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據了解,該批箱船建成交付后,一部分將投放到即將延伸掛靠秘魯錢凱港的遠東—墨西哥快航,為錢凱港更好地發揮樞紐作用提供支撐,有望成為“中拉陸海新通道”的主要運力;另一部分計劃投放到歐洲—南美西航線,其單船2000個冷藏箱位的高冷插配載優勢,將滿足南美西地區旺盛的冷箱出口需求,更好地體現中遠海運集運的服務和品牌優勢。
中遠海運集運與滬東中華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雙方攜手建造了9400TEU、10000TEU、14500TEU等多個集裝箱船項目。其中14500TEU箱船是能通航新巴拿馬運河的“新巴拿馬型”最大型寬箱船。該筆新訂單的簽約,將進一步夯實雙方的友好合作基石,增強中國造船和航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今年以來,全球大型集裝箱船市場持續旺盛。作為大型、超大型集裝箱船建造領域的領軍企業,滬東中華以市場為導向,借助其雄厚的研發實力、卓越的建造品質和良好的市場美譽度,推出新船型、承接新訂單,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據統計,截至目前,滬東中華今年已累計承接四批三型共計21艘大型集裝箱船訂單,其中以人民幣結算的金額達到150多億,為人民幣國際化作出了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