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克拉克森發布報告顯示,今年海工船的訂單量大幅下降,并且將在未來兩年內繼續維持較低水平。
克拉克森表示,今年到目前為止,訂單活動量非常有限,造船廠的新合同下降了96%。
“2015年,海工船市場需求降幅會更大,海工船市場的‘冬天’將很長……”去年年底,業內一位專家對全球海工輔助船市場未來形勢的預判正在變為現實。大量的海工船延期交付,不少在建海工船項目停工,部分海工船訂單被撤銷,一些排產項目被宣布停止啟動。
據報道,今年截至目前,僅有兩份海工支援船新船訂單,是大西洋航運(Atlantic Navigation)早在6月份簽署的。這樣糟糕的成績可能創下有紀錄以來OSV新船訂單量的最低水平。除非市場條件改善,否則不會有任何變化。
今年年初以來,海工船市場十分慘淡,交船難已成為許多船企的心頭之患。業內人士表示,受市場行情影響,今年許多海工船建造企業都遇到了船東延期接船的問題。由于國際油價暴跌和持續低位震蕩,使得全球海工市場主流裝備的需求大幅萎縮,而這又導致主要為海工大型裝備提供服務的海工船的市場需求不斷下滑。目前來看,不少船東因為項目資金或盈虧平衡問題,往往會以各種理由遲遲不肯接船,而另有一些船東也采取“收縮戰略”,暫停了一部分海工船項目的啟動計劃。
自2014年以來,無論是鉆井平臺、生產平臺還是海工船市場,均出現量價齊跌的態勢。與此同時,從國外租賃市場及航運公司所反映的情況看,市場形勢似乎更加嚴峻。目前,海工船船隊利用率下滑、部分海工船日租金疲軟、海工船整體資產價值降低等問題正困擾著不少海工船船東。同時,由于海工市場整體低迷,部分海工船船東還面臨嚴重的運力過剩問題,包括三用工作船(AHTS)在內的全球海工支援船(OSV)手持訂單量已明顯超過市場需求量。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閑置AHTS的數量甚至超過了正在作業的AHTS數量,這將使得AHTS即期租金進一步下滑。據了解,英國北海地區最新一筆AHTS即期合同日租金價格為9000英鎊,約合1.397萬美元,已觸及近幾年來的低位。值得注意的是,AHTS市場既是目前面臨下行風險最大的市場,同時也是中國船企接單較為集中的領域,由于需求趨于飽和,中國船企之間難免將有一場更為慘烈的“廝殺”。
自2016年年初以來,新船價格持續下跌或維持在相對較低水平,但克拉克森表示,由于缺乏資金,難以評估市場。
克拉克森在近期月報中稱,低油價顯然已經給海工船建造市場帶來了沉重打擊。同時,OSV新船造價在今年大部分時間里都將維持相對穩定,不過,價格基準的任何增長都是由匯率波動引發的,而非需求情況變化。
克拉克森補充說:“11月初,歐洲和亞洲造船廠的新船價格指南比2015年初平均下降了16%。”
除了交船難外,一些海工船建造企業還面臨后續訂單沒有著落的危機,部分船企目前只能“硬扛”。為了應對危機,也有部分船企開始承接造價相對較低的海工生活平臺、工作平臺訂單。這類平臺不僅可作為服務、生活類平臺使用,還可用作貨物中轉,在當前全球海工市場整體接單難形勢下,這類平臺的訂單反而在增長。
不過,業內人士特別提醒,一些未曾涉足這一市場的船企如果“一窩蜂”承接服務平臺訂單,有可能加劇這一市場的風險。因為目前這類訂單大多為“先造后售”模式,而且訂單多來自“二船東”,一旦市場出現惡化,將重蹈AHTS市場的覆轍。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船舶行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國內一些船企曾將海工船市場視做三大主流船型市場走低后的“救命稻草”。如今,隨著國外海工船運營市場狀況的不斷惡化,大量海工船退租、撤單現象出現,國內海工船建造企業正面臨延期交船、在建項目停工、資金回籠難度加大等困境,海工船正成為“燙手山芋”。
據克拉克森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PSV和AHTS手持訂單量共計521艘。其中,中國船企擁有287艘,占比達55%。在521艘手持訂單中,AHTS手持訂單共計245艘,其中,有86%的在建AHTS預計于今年及2016年交付。同時,PSV手持訂單共計276艘,有96%的在建PSV預計于今年及2016年交付。
對此,一家船企負責人指出,目前來看,海工船手持訂單主要集中于PSV、AHTS等領域,而這兩大市場今年年初以來幾乎無成交。當前,詢價的船東也很少,即使詢價也只是做市場調查。該負責人分析認為,海工船市場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出現如此大的反差,除受油價下跌等因素影響外,還與此前投機商大肆下單有關。該負責人指出,目前許多PSV訂單來自投機船東,在市場發生逆轉的情況下,這些投機船東看到海工船市場已經無利可圖,往往不愿意再通過融資方式來接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船企約有100艘PSV訂單屬于此類情況。
業界人士建議,面對當前的市場環境,我國海工船建造企業一方面必須全力以赴保交船,力爭資金早日回籠,確保資金鏈順暢;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計搶抓一些有質量的訂單,確保后續有船可造。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風險的來臨,競爭的加劇,正是船企向海工船細分市場拓展的難得機遇,相關企業應提高技術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控制生產成本,通過修煉內功提升競爭力。
來源:中國船檢
- 2023年07月11日
-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