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2025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南通)發展推進會暨船舶海工產業展開幕式在南通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市委書記吳新明、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省工信廳副廳長李鋒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彤主持,芬蘭駐上海總領事嵇安諾、印尼駐上海總領事邯伯盼、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岡田勝等出席活動,共同為船舶海工產業展啟幕。
吳新明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南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百年來,南通始終把船舶海工作為主導產業深耕不輟,船舶制造、海工裝備產業規模現已分別占全國的1/10、1/4,成功躋身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和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城市。當前,全球船舶海工產業正處在綠色轉型、智能升級的關鍵階段。南通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加快推動船舶海工產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產業集群。他表示,南通將優化產業布局,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軍企業方陣和完備的上下游產業鏈,加快實現從“總裝制造”向“總包集成”的跨越;堅持產創融合,構建“龍頭企業+科研院所+配套企業”協同創新體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實現從“規模領先”向“高端引領”的跨越;引領方式變革,構建高效、敏捷、清潔、安全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實現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強化要素支撐,推動高端服務業態向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躍升,深化產教融合,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形成全要素支持體系,加快實現從“基礎配置”向“系統賦能”的跨越。他誠邀全球伙伴做南通“海洋夢想”的合伙人,在南通共享新機遇、共拓新藍海,共同書寫船舶海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郭大成在致辭時說,江蘇是我國造船第一大省,南通是江蘇船舶海工產業的領頭羊,在新型海工裝備、特種船舶建造領域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當前經濟運行雖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但船舶海工產業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充分彰顯了產業的強大韌性和活力。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就是中國船舶人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推動行業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窗口和平臺。希望各界攜手并進、共創未來,共同為我國船舶海工產業繁榮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李鋒在致辭時說,江蘇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長三角地區打造全球規模最大、覆蓋全系列船型的世界級船舶產業集群”部署,更好發揮通泰揚國家級集群牽引作用,著力構建“創新引領—區域協同—開放融合”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船舶產業體系,在全國率先建成世界級的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集群。
中船集團首席專家胡可一作《創新——船海業轉型發展的新動能》專題報告。南通市人民政府與上海市長興島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政府簽署共同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產業集群戰略合作協議,與中國船級社、中船集團708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16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涵蓋供應鏈采購、綜合授信、銀企合作等多個方面。
現場還播放了《共建世界級船舶海工集群》宣傳片,發布了中國船級社《海上制氫設施指南2025》、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船舶工業年鑒2025》、南通市船舶海工產業2025新技術新產品。
本次活動由南通市人民政府、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通泰揚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主辦,以“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為主題,通過船舶海工產業展、創新產品和集中發布會等形式,展示船舶與海工裝備領域的最新成果與發展趨勢。其中船舶海工產業展為期3天,超500家企業參展,包括來自芬蘭、荷蘭、法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60多家知名國際企業和國際機構。
上海市相關部門和板塊負責同志,省交通運輸廳、省科協、省港口集團相關負責同志,日本、韓國、芬蘭、丹麥、印尼、埃及等國使領館代表、商貿機構負責人,國內外船舶海工知名企業代表,高校、科研院所、船級社、行業協會專家學者以及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相關領導參加活動。
開幕式后,與會人員還參觀了船舶海工產業展。
作者:南通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