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全國政協委員潘鋒:中國對海洋探測將覆蓋”全海深”

    我國海洋探測近期有著怎樣的新目標?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潘鋒表示,隨著“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的有序推進,我國將在“十三五”末實現“全海深”“譜系化”——具備最大工作深度達11000米載人和無人潛器的海洋探測能力。

    海洋科學的發展一直伴生著海洋技術的進步。有了聲吶探測,才知道海山與洋中脊;有了深海鉆探,才證明地球板塊理論;有了深潛技術,才發現海底熱液。潘鋒表示,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海洋科學技術已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正如天文研究離不開望遠鏡,海洋探測設備是海洋科學研究的基礎。

    “蛟龍號”遠征,“向陽紅01”和“向陽紅03”投入使用……近年來,我國海洋探測能力不斷提高。目前,我國多個部委聯合組建的國家海洋調查船隊,已擁有46條成員船。

    “對于人類科考而言,下海和登天一樣難。”潘鋒說,征服馬里亞納海溝,是人類探測海洋的重要目標之一。該海溝又稱“馬里亞納群島海溝”,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溝,最深處在斐查茲海淵。

    我國“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的實施,有望在征服馬里亞納海溝取得突破性進展。潘鋒介紹,“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是我國“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首批部署實施的重點專項。專項圍繞認知深海、探查資源、保障安全這一主線,重點突破制約我國在深海領域發展能力的核心共性關鍵技術。

    “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有四個目標:重點突破全海深(最大深度11000米)潛水器研制,形成1000-7000米級潛水器作業應用能力,為認識深海提供裝備;研制深遠海油氣及水合物資源勘探開發裝備,促進海洋油氣工程裝備產業化;推進大洋海底礦產資源勘探及試開采進程;加快“透明海洋”技術體系建設,為我國深海資源開發利用提供科技支撐。

    “由近及遠、由淺入深,這是人類探測海洋的必由之路,”談及未來,潘鋒滿懷憧憬:“地球表面70%多面積被海洋所覆蓋,廣袤深邃的海洋中蘊藏無限的寶藏和許許多多未解的科學之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曾經幻想的探索海洋、利用海洋的夢想將逐漸變成現實。”

    來源:新華社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