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017年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8%,高于預期的51.7%,較上月增長0.2個百分點,至2012年4月以來最高;中國3月官方非制造業PMI則錄得55.1%,超過前值的54.2%。

從分項指數來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于臨界點,從業人員指數位于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低于臨界點;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3.3%,與上月持平,繼續保持平穩擴張;中型企業PMI為50.4%,低于上月0.1個百分點,延續擴張態勢;小型企業PMI為48.6%,比上月上升2.2個百分點,收縮幅度明顯收窄。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3月份制造業PMI已連續兩個月上升,制造業持續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一是生產和市場需求增速加快的同時,企業加大采購力度;二是高技術制造業持續快速擴張,部分傳統行業生產經營狀況繼續好轉;三是進出口延續擴張態勢;四是原材料價格漲勢趨緩。
另外,3月份非制造業PMI升至近三年的高點,非制造業擴張步伐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繼續穩中有進;在制造業經濟回穩的帶動下,生產性服務業和物流業的增速連續兩個月加快;建筑業擴張速度有所加快。
結合前兩個月的情況來看,今年一季度PMI指數平均為51.6%,高于去年同期2個百分點以上。主要分項指數均現明顯回升,顯示市場需求改善,生產活動恢復,企業整體向好,行業普遍回升,一季度經濟運行積極變化明顯,經濟增速呈現回升勢頭,可望達到6.8%左右,但總的來看仍保持在6.5%-7%的平穩運行區間。
從當前來看,經濟運行中的有利因素較多,一是外部環境相對較好。世界經濟保持溫和復蘇態勢,今年前兩個月全球制造業PMI指數保持在52%以上,走勢穩中有升。“一帶一路”倡議也已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響應和支持,預計在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峰會期間,將有一批重大合作項目落地。這種外部環境,有利于國內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有利于拓展我國外部發展空間。二是從國內來看,供給側改革加快,金融監管力度加大,虛擬經濟降溫,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幾部門又聯合發文,出臺“關于金融支持制造強國建設的指導意見”,實體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同時有效投資仍將保持適度增長,對穩增長發揮重要作用。基于這些有利因素,企業預期良好,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保持在58%以上。綜合判斷,經濟運行穩中有升、穩中向好態勢二季度仍將延續。


來源:金十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