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工信部向69家鋼鐵企業亮出“紅黃牌”




    在鋼鐵去產能力度不減之時,工信部正式啟動了規范鋼鐵企業的“紅黃牌”制度。

    4月24日,工信部發布公告稱,共計29家鋼企被剔除出了鋼鐵行業規范企業名單(下稱規范企業名單),另有40家鋼企則有待整改。這意味著,上述企業被行業主管部門分別出示了帶有警示意味的“紅牌”和“黃牌”。

    規范企業名單是工信部2009年起啟動的一項管理措施,共有304家鋼企入圍該名單。

    工信部稱,盡管前述29家企業被剔除出了規范企業名單,但并不代表它們不能進行鋼鐵生產經營,而只是表明這些鋼企與規范條件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不過其同時強調,各地應將上述企業列為監管重點,加大執法力度。如果企業達不到環保、質量、能耗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還應綜合運用法律法規、經濟和市場手段,推動其退出或轉型發展。而整改到位的企業,則可在12個月后按程序重新提出回歸該名單的申請。

    在發布規范企業名單后的2015年,工信部著手啟動名單的動態管理事宜,即通過采取“紅黃牌”的方式,實現規范企業名單“有進有出”。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表示,此前被列入規范企業名單的鋼企,并不意味著進入了“保險箱”,隨著近年來國內環保等要求的提升,鋼企也應隨之提高各項生產標準。

    今年2月,工信部對外公示了擬剔除出規范企業名單的鋼企,共有35家公司上榜。而經過核實后,個別企業的公示情況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工信部因此進行了調整。

    此次亮出“紅黃牌”,被工信部稱為對規范企業名單的首次“清淤”。列入剔除名單的企業,存在五類主要問題:違法建設明令淘汰的中頻爐裝備、違法違規新增鋼鐵產能、響應去產能號召主動退出鋼鐵行業,以及停產一年及以上目前仍未復產等。

    其中,有12家企業因存在明令淘汰的中頻爐裝備而上榜,包括云南曲靖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吳航鋼鐵制品有限公司等。

    此外,還有40家鋼鐵企業被列入需整改名單,即遭到了“黃牌”警告,而其中不乏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東北特鋼集團撫順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鋼企。這40家企業入圍的原因,包括超標排污、存在安全事故隱患以及存在落后設備等,環保部、安監總局也已向它們出提出了督查通報。

    工信部稱,上述企業應按照環保、安全等方面的整改要求,在規定期限內及時整改到位。一旦企業1年內再次被有關部門通報整改,將研究直接剔除出規范企業名單。

    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認為,就目前而言,入圍或被剔除出規范企業名單并未與財稅等實質性的政策鼓勵直接掛鉤,而更多是一種榮譽。但此次工信部對名單的動態調整,意味著與各部委的協調進一步加強,有助于鋼鐵“去產能”的推進。

    工信部網站稱,其還將持續加大動態調整頻度,一經發現存在涉及撤銷和整改類情形的企業,將及時組織核實并予以調整。

    來源:界面新聞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