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外眼看中國:正在整合中的中國造船業




    編者按:2017年1月中國工信部發布的《船舶工業深化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6-2020)》,為中國造船業規劃了今后5年的發展走向。作為世界三大造船中心之一,中國造船業發展策略自然對世界航運業影響舉足輕重。因而,Clarksons Research對此進行了解讀——

    ▶這類造船廠發現近幾年來越來越難以獲得新船訂單和融資,以至于許多船廠不得不淪入清盤的地步

    2017年1月,中國再次重申其正集中力量進行造船業產能整合,其設定的目標為全國排名前10位的國內船企產能,將占到全國產能總量的70%。考慮到中國一些其他行業正在進行的“供給側”改革,中國造船業的整合之路會走多遠?

    目標,目標

    有多種方法可以衡量造船業的整合效果,但目前我們尚不清楚中國會怎樣跟蹤目標的進展情況。因而,我們采取了這種方法(見圖),即在造船集團層面,以補償總噸或CGT為計,考察其船舶訂單交付量。以新船年交付總量排名,2011年,排名前10位造船集團占到中國造船全年產出的35%左右。然而,至2016年,排名前10的造船集團已經占到年度總交付量的53%。而接下來,我們預計這一份額還可能會有所上升,根據公開數據,排名前10的造船廠其手持訂單至今年4月初已經達到1,800萬CGT,占到中國全部手持訂單量的61%。雖然接近70%的既定目標,但中國造船業似乎仍需要進步一加強整合。


    資助下的國有船廠

    中國造船業正在進行中的整合反映了一系列問題。全球范圍極度疲軟的造船需求對造船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市場壓力,眾多造船廠正在努力爭取新的訂單。國有造船廠占中國造船產能的大部分,近幾年來,若干造船集團已經進行了合并,反映出政府正主導著該行業減少過剩產能、提高效率。現在手持訂單排名前10中的7家造船集團就來源于合并,其中4家集團的合并發生在2016年。而且這些國有船廠的產能,由國有船東的支持,以CGT為計,2016年國有船東下單訂造的新船量占到70%左右。

    掙扎中的小船廠

    然而近來這一整合之風,也導致了一些中小型獨立船廠的關閉。這類造船廠發現這幾年來越來越難以獲得新船訂單和融資,以至于許多船廠不得不淪入清盤的地步。2011年,共有244家中國船廠至少交付了一艘新船(總重在1,000GT以上),但到了2016年,這一數字下降到了117家船廠。現在,有48家船廠預計在2017年年末前交付其最后的手持訂單。

    政策壓力

    盡管我們尚不清楚中國2020年的造船產能整合目標如何來定義,以及衡量,但中國造船業的整合仍將會繼續下去。以當前衡量的標準,仍會采取進一步措施以便企及政府制定的目標。隨著僅有少數船廠只握有一艘新船訂單(2016年僅有48家中國船廠贏得了新訂單,而2010年簽訂新單的船廠超過200家),以及對減少過剩產能的堅定政策,我們相信這一行業的進一步整合勢在必行。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公布的2017年1季度中國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我國造船完工量大幅增長,但新承接船舶訂單和手持船舶訂單量繼續下滑,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同比下降。

    顯然,中國造船業振興之路,仍在努力中……

    來源:光匯能源資訊   作者: 魏云芳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