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消息,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2月28日報道,五角大樓正在考慮將一艘美國航母退出執勤予以閑置,并將節約下來的資金用于其他的防務項目,并稱這一舉動能夠在2020財年度節約大約1690萬美元的資金。
海軍學院新聞網報道截圖
據熟悉美國海軍相關預算的消息稱,這些錢原本在下一財年將用于進行美國航母“杜魯門”號的換料大修工作。而在去年的預算文件中,美國海軍原本計劃在2020至2023年間投資15億美元用于該艦的大修工作,這筆原本計劃用于“杜魯門”號的1690萬美元資金將用于投入到亨廷頓•英格爾斯造船廠并進行早期準備工作和相關的采購活動。
杜魯門號航母
美國國防部的官員要求海軍將這些經費投入更新的海軍無人作戰系統之中,并將“杜魯門”號的服役時長減半。這一行動將把美國海軍的航母可用數量從11艘削減到10艘。
據臺媒報道,美國國會早已立法,規定現役航母不得少于11艘。許多議員甚至不斷主張,要把航母增為12艘。美國海軍若真要這么做,勢必要克服龐大的阻力。
事實上,早在2014–2015年的奧巴馬政府時期,軍方就曾想提前淘汰核動力航母“華盛頓”號(USS George Washington,CVN-73),不過后來徹底失敗。
退役海軍分析師Jerry Hendrix指出,就以往的經驗看來,中期大修一直被拿來當作要求更多預算的籌碼。他認為,“杜魯門”號的提案就和當初“華盛頓”號一樣,國會讓不讓它過關還大成問題。
而美國國會消息人士透露,隨著汰舊的速度超越打造新航母,別說未來30年艦隊不會達到12艘的目標,甚至到了2040年代,多數時間美國可能也只有9艘航母。不過,美國前副防長Robert Work說,五角大樓決定不大修“杜魯門”號,是投資兩艘新航母交易的一部分。他指出,最后美國會有“較小,但較年輕的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