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經重組整合而來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旗下的集裝箱業務板塊——中遠海運集裝箱有限公司(中遠海運集裝箱)正式合署辦公,并在上海總部辦公室簽署一系列集裝箱船舶和集裝箱的租賃合同,標志著兩家公司正式實施業務重組。
規模進入“第一梯隊”
根據Alphaliner統計,截止到2月1日,中遠海運集裝箱擁有集裝箱運力為155.5萬TEU,市場份額約7.6為%,排名全球第4(見表1)。7.6%的市場份額約為“狀元”馬士基航運的一半、“榜眼”地中海航運的六成、合并總統輪船后的“探花”達飛輪船的七成,但比目前排名第四的長榮海運高出約65%規模。

但從手持運力(見表2)來看,中遠海運集裝箱截至到2月1日擁有訂單為55.6萬TEU、36艘船,占現有運力份額的35.8%,手持運力規模在全球前10大班輪公司里僅次于地中海航運的57.3萬TEU。待到2018年目前手持運力全部交付之后,中遠海運集裝箱運力規模將超過200萬TEU,與達飛輪船的運力規模進一步接近,進入到全球班輪公司第一梯隊。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總經理萬敏表示,中遠集運和中海集運原來排名為全球第6和第7,整合之后,排名全球第4。重組前都是60—80萬TEU的運力規模,重組之后,現有運力超過150萬TEU,加上目前手持訂單,2018年船隊規模將超過200萬TEU,這意味著和全球第一梯隊的班輪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線。
擁有全球布局能力
萬敏坦言:“只有在第一梯隊,規模上去了,大船比例提高了,在各航線采用使用最具競爭力的船型,才能對客戶提供最穩定的服務。第一可以帶來成本競爭能力;第二帶來了全球布局的能力,有布局新興市場、第三國市場、區域市場的能力;第三將極大提升對客戶的服務,將從傳統的以船舶為中心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第四將提升行業引領能力,企業處于國際競爭中,話語權和標準制定權非常重要。”
而從中遠海運集裝箱的船型結構(見表3)來看,截止到2月1日,13300TEU以上型集裝箱船占比為21%,10000-13300TEU型船占比為17%,7500-10000TEU型船占比為21%,5100-7500TEU型船占比為9%,3000-5100TEU型船占比為24%,2000-3000TEU型船占比為2%,2000TEU以下型船占比為6%。這樣的船型比例,與具備布局全球航線能力的前三大班輪公司相比,已經頗為類似。
中遠海運集裝箱運營后,是中國最大的集裝箱船隊,也是亞洲最大的集裝箱船隊。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表示:“很多有識之士都非常贊同兩家集團的重組,他們認為這起重組不僅代表中國,也代表整個亞洲,因為這起重組是東半球平衡西半球的核心。比如,全球集裝箱生成量70%在亞洲,而其中的七成又在中國,但是現在全球班輪控制能力卻在歐洲,前三家歐洲公司控制著全球40%的運力,所以重組必然會增強東半球的控制力,將極大提高我們在全球航運市場的話語權。”
順利重組道阻且艱
宣布正式實施業務重組之后,中遠海運集裝箱如何將雙方的力量擰成一股繩,發揮一加一大于二的能量尚任重道遠。
知情人士對《航運交易公報》記者透露:“中遠海運集裝箱正式運營之后,首先就是要進行國內口岸公司的調整整合,要打造九大口岸網絡布局,即上海、寧波、天津、青島、大連、武漢、廈門、華南和海南。”而備受關注的航線調整將是重中之重,上述人士表示,這還將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和實施。
據悉,中遠集運今年1月份已向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提交全球公告申請:向即將簽訂航線服務合同的700家托運人發布航線編號變更的全球公告。除公告外,中遠集運還提議向每個托運人發布合同變更的電子通知。通過發布對現有的中海集運和中遠集運關稅的變更通知,中遠集運希望避免修改當前簽訂的新合同關稅號碼。
上述人士表示,在實施業務重組的過程,要求堅持“三位一體”的組織架構。所謂“三位一體”,就是指船東功能、船代功能和貨運延伸功能兼具而又相互獨立。要提高船東功能運行效率,降低船東船代功能運營成本,發展貨運延伸業務、強化口岸貨運掌控力度,豐富集裝箱陸上延伸收入來源。中遠海運集裝箱要求在整合過程中要做到客戶不流失、貨量不流失、核心人員不流失、服務不下降、份額不下降、業務不斷不亂。
中遠海運集裝箱3月1日發布的新聞稿表示,新公司將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航運企業”為目標,在航線布局上,在保持服務穩定的基礎上向全球網絡轉變,航線服務更為完善,網絡布局更加高效;在營銷服務上,將由傳統產品思維向客戶思維轉變,新公司確定的“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將帶來深刻的變革,全方位提高客戶體驗。
關于“中遠海運集裝箱”的LOGO和名稱
此前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集團成立之際發布的由原有兩大集團LOGO連接而成的LOGO,不久將會改變,目前正在緊張地設計中。

那么,公司名稱會有所改變嗎?3月1日,在中遠海運集裝箱發布的一段視頻中,顯示了“China Lines”的英文標識,也許不久之后除了LOGO之外,中遠海運集裝箱的中文名稱將會改為“中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


來自航運交易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