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建設海洋強國、促進制造業升級、深入推進“互聯網+中國制造”等戰略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全國人大代表、珠海玉柴船舶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兼董事會秘書余天亮3月10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抓住這些機遇,我國裝備制造業更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客戶提供質量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當前,我國船舶行業面臨嚴峻的產能過剩局面,除豪華郵輪等極少數領域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外,就連海工裝備制造業也凸顯出產能過剩的態勢。余天亮表示,在這種形勢下,我國船舶行業應揚長避短,瞄準高端市場領域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攻克國內尚未掌握的關鍵技術。“同時,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為我國裝備制造業提高自身競爭力給予了很好的建議,那就是嚴格把關,開展精益生產、精益制造,提高產品質量。”余天亮認為。
何為“工匠精神”呢?余天亮表示,工匠精神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精益求精的生產模式,通過零缺陷管理方式的推行,優化內部生產組織方式,減少內部損耗,確保內部效率達到最高,這樣才能在現有的工藝上確保質量百分百符合設計要求;第二,“工匠精神”是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是不斷改進的精神,需要企業在產品的原創設計和生產設計中,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加大創新和技術投入,這其中,企業的目標不單是要能滿足當前的生產需求,更要滿足客戶的需求,方能成就好的產品。
“我們現在還屬于船舶行業的‘新兵’,在船舶市場不景氣的形勢下,也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余天亮表示,“十三五”期間,玉柴船動將繼續堅持“變革創新、強基固本、提質增效”的策略,在生產方面開展工藝上的創新工作,發揚“工匠精神”,在精益生產、精益制造方面發力,為客戶提供質量最好的產品和最優質的服務。
來自中國船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