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中國船舶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為山東海洋集團所屬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十艘18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系列中的最后一艘——“山東德泰”輪順利命名交付。至此,外高橋造船上半年累計交船12艘(座)/175.2萬載重噸,分別完成公司年度交船計劃的75%和64%,承接新船訂單26艘/351.7萬載重噸,超額完成原定的全年經營任務。超額完成原定的全年經營任務,提前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雙過半目標。
18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山東德泰”輪命名交付
得益于超前的策劃和投入,外高橋造船在新造船市場收獲頗豐。2月,外高橋造船摘得世界獨創的Fast4Ward®“通用型”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系列四號船建造訂單。3月,公司連續簽訂了4艘21萬噸紐卡斯爾型散貨船、2艘19萬噸雙燃料散貨船建造合同,牢牢捍衛了“好望角型散貨船大王”的地位;當月,公司與卡塔爾石油公司、ABS船級社等數家國際巨頭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開發設計A-box®中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有效補充和完善當前國際LNG運輸技術,進一步提升全球LNG運輸安全性和經濟性。
LNT A-box液貨艙
4月,公司實現了多艘不同型號船舶訂單的簽約,包括2艘11.4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輪、4艘7000箱集裝箱船。5月又再次入手8艘7000箱集裝箱船新訂單,標志著外高橋造船強勢重返箱船建造市場。6月,4艘19萬噸雙燃料散貨船再次花落外高橋造船,持續引領全球好望角型散貨船設計建造新風向。
截止6月底,首制郵輪工程節點時間已過半,工程總進度近40%。其中,全船生產設計模型平衡和結構生產設計圖紙全部完成,設計工作轉入現場技術配建階段;分段建造全線收官,整船搭載完成率超60%,預制管安裝5萬余根、絕緣敷設超2萬平方米、電纜敷近200公里……郵輪建造配套措施逐步落實到位,臨時抽風、照明系統先后投入使用,臨時消防管路、進水報警系統也已敷設結束,郵輪建造環境極大改善,為項目運行強化了安全保障。通過創新地引入陸地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內裝工程正穩步轉入實船建造階段,已完成內裝BIM模型實船38個公共區域、4類標準化艙室以及餐飲區域的構建,為基于數字孿生的內裝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公司與參與項目可研的相關高校合作開發了郵輪項目總包工程管理平臺,實現了模型、計劃、成本數據的融合交互,為郵輪項目高效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當前,郵輪項目2號船也正順利推進,詳細設計工作已正式啟動,生產設計及后續建造計劃正在加速策劃。
BIM內裝設計效果
在新產品建造方面,全球首艘20.9萬噸雙燃料散貨船正式進入塢內搭載階段,該項目作為外高橋造船推進實施全面取消機艙整體打磨的驗證船之一,通過大量工序前移設計、平臺階段設備預裝、推進OTS模擬搭載等抓手,項目總段完整性不斷攀升,機艙底層總段完整性達90%以上,建造效率顯著提高,將成為外高橋造船在業內高完整性、高效率建造船舶的又一典型標桿。在批量化建造能力提升方面,外高橋造船創新性地在FPSO三號船建造中首次應用總段階段安裝飛機平臺、多島建造大型總段移位等新工藝新工法,建造效率、整船完整性均較前艘船有10%的提升,并再次刷新了FPSO項目主船體貫通最短周期紀錄。在非船產業方面,外高橋造船通過與上海建工、中交三航及相關兄弟單位的合作,實現了非船領域的接單生產,為公司豐富和完善戰略業務版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外高橋海工及其他投資子公司運行均穩中有進,公司多元化的高質量發展優勢凸顯。
4月15日,外高橋造船交付成立以來的第500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