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接到調令上船,與女友吃完午飯準備出門時,一直開著的南京音樂臺突然播出《哭沙》這首歌,默默聽完,靜靜地離開。在船時,女友提出分手,傷心不已,公司領導深表同情,關切詢問,是不是嫌做海員太危險了,我說絕不會,因為我對她說過,那樣我實踐了愛你一輩子的諾言。當然這句話在公司內部流傳很廣,成為一些小伙子說服女友嫁給自己的理由。
我們這批海員是幸運的,婚戀沒聽說太多障礙。畢竟,當時二副外派兩年,就可以在南京或者上海買一套不是很講究的房子。十幾萬一套的房子相當不錯了。1997年考大副時,有同學在浦東八百伴附近4000元一平方買了兩套房子。2001年我做船長時,月收入約1萬元,干一年差不多可以買個小套房子了。
70-80年代初期,臺灣有十多萬海員,我粗略算過約占臺灣男人的1%,有很多有名的關于海員的歌曲傳唱海峽兩岸,包括《哭沙》、《水手》、鄧麗君的《海韻》等。那時船員的薪水是陸地同等職務的大約6倍,不少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的畢業生上船做實習生,一些人做到船長與輪機長,那時也是長榮海運保持世界第一的年代。然而今天臺灣海員據說僅區區4000多個老頭子,近年我合作過好幾位七十幾歲的老船長。前些年立法院取消了船員的年齡限制。
船上薪水是陸地上同等職務的3倍是分界線,超過3倍才有人愿意上船做海員,6倍是很好的工作。
然而在上海,我了解下來,天天往辦公室送快遞的快遞員月薪多在5000元左右,帶孩子的保姆4000元左右,照顧老人的保姆至少5000元,后兩者必須包吃住,前幾天《新民晚報》報道,有人請過7個保姆,體檢下來只有1個身體健康,甚至還有大三陽的。
按3倍標準,水手的工資要15000元才是有人愿意干的門檻。然而目前很多水手工資在4500元左右,還比不過保姆,中遠系統在1萬元左右。我們的港口船長反應,中遠的水手們素質不錯,其他公司沒見著好的,薪水差別使然。這么低的工資之所以還有人做水手,是前面畫了張餅,等有一天做了大副,工資就會有4萬元啦。
相比較而言,大副以上級別薪金水平處于陸地管理崗位3-6倍之間,屬合理范圍。但與大城市的房價已沒有任何關系了。
毋庸諱言操作級海員早已面臨著嚴重短缺!
1、每年出生1300萬孩子,大學招生就招去700多萬,以做普通工人為目標的孩子只余600萬不到。然而還有2億多老年人口需要照顧,不是自己兒女就是別人的兒女來照顧,需要大量勞動人口來從事這項工作,4–2–1的人口結構,養老是社會不可承受之重,保姆工資還會繼續上漲。
2、社會容納不了每年700萬大學生就業的,大學就這么多專業,據說每年學醫的有60萬人,學法律的有50萬人,結果真正做醫生與律師相關的只有10%左右。學航海的趨勢將與此相似。畢竟我1990年高考時,全國只錄取48萬人。
3、與香港朋友聊天,香港菲傭薪水每月3800港幣左右另加每年兩次機票。無疑菲傭的競爭力非國內保姆可比,而上海保姆的薪資水平已遠超香港菲傭,屏障無非是外籍勞工準入,中國的移民政策無疑是世界上最死板的,沒有之一,取得中國國籍比取得日本國籍不知要難上多少倍。而此屏障不可持續,大量聘用外籍勞工是必然,排外的北京人,不掂量掂量自己,躺在床上不能動的那一天,請得起保姆嗎,護理不到位,得了褥瘡叫做人未死,身先爛。
4、海員很大程度上不存在外籍勞工問題,因為中國船大多數掛方便旗,近五六年,聘請外籍船員的公司越來越多,有的公司請的全套朝鮮船員,或者越南、印尼、緬甸的大副、大管輪,也有比較特殊的船,比如VLCC , 一萬以上箱位的集裝箱船,重吊船請全套菲律賓船員。請外籍船員的一大障礙是國產船故障率實在太高,國產船舶機械全球維修體系沒有建立起來,需要中國船員把船舶管理變成船舶修理,如除江南,滬東等老牌船廠外的國產船的水準能達到韓國船廠的水準,我想雇傭全套外籍船員公司會越來越多。
5、海員服務雇主評價體系不完善,很多行為惡劣的海員混跡不同的船員公司,優勝劣汰機制沒有建立。很多海員契約精神遠遠不夠,有時不管合約是否到期,看到別人出高些的工資,不管不顧鬧著要下船,船頭下船,船尾就上船。當然,對雇主的評價也是建立在口耳相傳的基礎之上,這與國家禁止結社密切相關。比如,我很愿意捐些錢,建立個NGO保護海員利益,公開運作的那天就是被取締日子。
6、海員是絕對的弱勢群體,近十年處處被欺凌,一把把的辛酸淚,好幾個港口買個菜還要被國務院垂直領導的衛檢局敲詐;邊防會把你上船牙膏收走,更不要說帶女朋友上船看看,我若是女人,看不到你工作的場所,會嫁給你啊?真把海員當當兵的了;喝船員血喝慣了的人,別指望能戒掉惡習,雙重體檢反反復復鬧了多少回,才在總理的重壓之下有所平復。與街頭小販被城管欺侮不同的是,欺侮海員的都是國務院直屬機構的公務員,城管與國務院直屬機構公務員是一回事,平常別貶低城管。有人會說,海事局人員現在很多是海員出身,也會欺侮啊?可不是嘛,農民當了地主,比老地主狠多啦。見過太多年輕海員,煩透了被人欺凌而離船的。
回想2002年,我離開船時,感覺海員還是受人尊敬的職業,比我們年齡大一些的,有軍艦航海長轉業當二副的,80年代上海遠洋的銅川輪,就是個高干子弟輪,好些省部級領導的兒子做海員的,還有元帥的孫子做水手的。
有的時候恨恨地想,多用外籍船員吧省得多一個中國小伙子被王八蛋欺凌。
7、龍永圖一再警告,高級領導若放棄勞動密型產業,是要犯大錯誤的。海員這個產業,要不要放棄?我覺得這是個偽命題。問過很多老海員,你見過除軍艦外,掛美國旗的船嗎?很多人回答沒有。美國旗的船如此之少,美國海員更少,美國不也好好的嘛。別拿什么國家安全,就業崗位,高級管理崗位被外國人控制等等做幌子。日本美國很少有人做海員,都好好的。
要問就問海員們愿不愿意做海員。
職業榮耀感早已遠離了年輕的海員。
想不起來如何去鼓勵年輕的海員。
(本文作于2014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