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船”從西北太平洋返航抵達廈門,圓滿完成2016年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務。此次蛟龍號共13次下潛作業,最大深度6796米。“向陽紅09船”搭載蛟龍號計劃于6月2日從廈門起航前往馬里亞納海溝,開展本航次第二航段的科考任務。
由中船重工第七〇二所牽頭研制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我國自主設計集成并完成海上試驗的、并且是世界上同類作業型潛水器中下潛深度最大的潛水器。蛟龍號堅持走中國式自主創新道路–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獨立完成海上試驗,在十年的研制過程中,科研人員攻克了無數難關,實現了非線性環境下空間運動水動力、無動力下潛上浮運動特性、耐壓球殼的極限承載能力等16項關鍵技術零的突破,實現了7000米最大工作深度、近底自由航行和懸停定位、高速水聲通信、大容量充油銀鋅蓄電池等四大創新,載人深潛技術有了質的飛躍。蛟龍號最大下潛深度已達到7062米,而且能夠順利進行了坐底,巡航,布放標志物,海底攝像,生物、沉積物、水樣及金屬結核取樣,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細測量等作業。按照國家海洋局計劃,從2013年起,蛟龍號將開展為期五年的試驗性應用,并逐步過渡到業務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