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這一條條嶄新的原油貿易航線 將使煉油商絕處逢生?

    自2014年中,歐佩克與美國打響份額大戰以來,油價就一蹶不振,而原油出口國亦在這兩年飽受滄桑。面對一直毫無起色的低油價,這些原油出口國不得不“腦洞大開”,開辟出大量“奇異”的新石油貿易航線,而這些航線的目的地大多數是鮮有人問津的地方。

    如今,無論是傳統還是新興的石油出口國,都在進軍新市場,拓展客戶群,以求度過供應過剩的困境。他們試圖通過這種方式重塑石油市場經濟,同時重繪幾十年來都未曾改變的貿易航線。


    而這一開辟新貿易航線的領軍人物就是美國,在長達40年的石油出口禁令解除后,最近幾個月美國頁巖油氣已把出口魔爪伸向了庫拉索島,法國和以色列。在此影響下,一些傳統的石油出口國在無法忍受份額大戰過后持續低迷的油價下,也不得不加入開辟一些不尋常的原油出口目的地。

    在這新的貿易航線背后,意味著油價仍在持續的期貨溢價中,換言之,近期的運輸成本比遠期的運輸成本要低,而這個趨勢將會使原油出口商可以承受把原油出口至遙遠的地方加工,并將其儲存于海上油輪以作晚些時候的交割。

    越來越多的新貿易航線出現可能會極大推動煉油商壯大,畢竟這將拓展他們的原油來源地。例如英國石油集團,托克集團以及維多石油集團等石油巨頭則可以利用不同地區的油價差進行套利,進而侵吞巨額利潤,實際上這就是他們如今在做的事。

    去年,沙特開始把石油運輸至波蘭,與俄羅斯爭奪利潤豐厚的歐洲市場的份額;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亦開始出口石油到羅馬尼亞;而阿曼亦三年來首次把石油輸送到美國,這亦是美國煉油商由于美國國內油價上升,而被迫從其他地區進口石油的最好例子。不過,上周JBC能源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

    “只有在極低的運費再加上地區間彈性的石油價差雙重因素下,這些新貿易航線才能持續運行下去。不過,只要簡單的算一下就知道,新貿易航線不僅可以擴大煉油商的采油選擇,還能讓其有巨大的套利機會。”

    如今,阿爾及利亞已將石油出口至印尼,古巴和澳大利亞。而原本只出口至美國大西洋沿岸以及巴哈馬群島的北海石油,亦將把石油出口至南非。

    來源:金十數據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