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交潤楊(山東)國際物流有限公司1330萬元國家補貼順利劃入公司賬戶,這是船東獲得的首批新能源船舶國家專項補貼。中交潤楊此前購置的4條67.6米LNG集散兩用船已在京杭運河航線投運,此次到賬的補貼正是該項目獲批的專項支持。
這一項目能快速落地,離不開國家政策的“保駕護航”。2024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明確在交通運輸領域,對新建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按1000—2200元/總噸標準予以補貼。
據了解,此次獲補的4條LNG集散兩用船,均由山東新能船業有限公司 “本土定制”。從設計到建造,全程貼合京杭運河航運需求,堪稱內河綠色船舶的 “實力樣板”。該船型污染物排放量能降低 90% 以上,碳排放減少 15%—20%,相當于每艘船每年能少排近百噸污染物,對改善運河沿線空氣質量幫助很大。
新能船業堅持 “建綠色智能船廠 造綠色智能船舶” 的理念,打造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引領內河船舶制造 “數智化變革”。其所造船舶不僅環保、經濟,在續航能力方面也表現出色,完全能夠滿足內河長距離運輸需求,保障物流運輸的高效與穩定。而且依托濟寧內河港口優勢,周邊配套建設的LNG加注設施,形成了“船—港—氣”閉環,為船舶的正常運營提供了堅實保障。
據新能船業董事長、總經理張強表示,“公司預計今年年底交付100艘;二期項目正同步推進,明年投產后年產能將達400艘。補貼到位以后,我們的訂單實現了暴增,有企業直接下單100艘,還有國外船東的訂單,古巴的新能源船舶項目已經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