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中尋找機遇
近日,新金融記者從天津臨港經濟區內獲悉,天津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建設項目目前已完成立項,該項目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所屬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項目規劃占地面積57.56萬平方米,岸線長度1631米,總投資45億元。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大海洋石油工程綜合基地,年產值約40億元人民幣,年生產能力(鋼材消耗量)約4.5萬噸。在當前海工裝備行業整體仍然低迷的背景下,這不得不說是大手筆。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擁有優質岸線資源和土地資源的臨港經濟區,將海洋經濟作為區內轉型升級的驅動力之一,加上中歐先進制造產業園的加持,海工裝備自然是重頭戲。2017年上半年,全球海上油氣開發熱情有所恢復,結束了油價下滑以來的單邊持續惡化,但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并未扭轉,海工市場仍處“寒冬”,由于海工產品的周轉率非常低,大部分已建和在建的鉆井平臺和海工船不管是在數量還是技術方面,基本上能夠滿足未來幾年市場需求時,新裝備訂造將嚴重缺乏基礎,鉆井平臺和海工船市場仍將聚焦在庫存處理方面。
在油價打壓下的海工裝備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今年6月23日,位于臨港經濟區的太重(天津)濱海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出廠了被譽為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海上
風電巨無霸——海上5兆瓦風電機組TZ5000/153。這個海上巨無霸到底有多大呢?形象地說,它的風輪直徑153米,掃風面積比兩個半標準足球場還大,可以并排布下兩架A380客機,輪轂高達90米。一臺這樣的設備年發電量可達2000萬度,相當于供1萬戶家庭使用。
對于海上風電設備研發的初衷,太重相關負責人表示,鑒于目前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關注,環保核查越來越嚴格,因此清潔能源得到重視,隨著海洋開發提速,一些天然氣利用裝備和新興能源開發裝備將會得到發展,尤其是海上風電施工裝備、LNG、FSRU裝備,由于其具有節約成本,與陸上設施相比更具有靈活性,可以滿足季節性和臨時需求等優勢,從中短期來看需求將會保持增長趨勢。
同樣,在海工裝備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找到機遇的還有另外一家企業——合力(天津)石油鉆采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侯立東表示,由于大量的鉆采平臺閑置,就進入了維修期,合力的訂單反而多了起來。2016年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井控系統維修項目在合力的臨港基地正式啟動。此外,合力還成功完成了勘探四號鉆井平臺鉆井系統的維保工作,這是第一次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的鉆采系統維修全部由國內公司承攬,之前的維修工作都是在新加坡或歐美完成。除了合力,威德福、斯倫貝謝、貝克休斯、哈里伯頓這幾大國際石油服務商巨頭都已經入駐臨港。
行業仍然有差距
在臨港經濟區內沿著悠長的岸線驅車行駛,可以看到港船重工等一大批海工裝備企業的大型設備,在這片大約35平方公里的海洋工程集聚發展區域,憑借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港口優勢,以中船重工、博邁科、海油工程、泰富重工等項目為龍頭,臨港打造修造船及高端海工裝備產業集群,30余家高端海工裝備產業實現集聚發展。
之所以選中臨港,太重相關負責人認為,臨港北依世界第五大港天津港,并且具備大沽沙、高沙嶺、獨流減河三條航道,擁有雙向十萬噸級的航道,萬噸級的碼頭20個,作業水深滿足制造海工裝備不受限制,尤其適合大進大出項目建設需要,交通便利,能夠滿足海工裝備制造、極大件運輸的需要。
“當然,臨港對于企業的服務也是非常地貼心周到,我們確定來臨港投資,企業設立的很多繁瑣手續都幫我們辦了,非常便利,企業遇到什么問題,一個電話,相關部門的領導就親自開車來幫我們解決問題。”侯立東表示。
但是不得不承認,目前國內的海工裝備制造行業距離世界最高標準還有很大的差距。太重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球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已經形成了“歐美設計、亞洲制造”的格局,國內企業在自主研發、設計等關鍵領域仍處于落后位置,國內企業沒有進入到海工裝備產業鏈的上游位置。從目前獲得的訂單結構分析,自升式鉆井平臺和鉆井船領域競爭日趨激烈,而在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等高技術、高附加值領域市場,國內企業大都處于起步階段,難以和歐美企業競爭;從技術研發方面分析,絕大部分海洋平臺的概念設計、基礎設計都來自國外設計公司,國內建造企業只承擔一部分詳細設計、生產設計任務,在系統研發方面沒有取得實質進展;從核心技術分析,包括鉆井包在內的核心設備和系統主要依賴進口,愈發成為國內企業的關鍵短板。“說句實話,我們大部分企業建造的僅僅是一些海洋平臺和海洋鋼結構及部分海洋平臺裝備設備,它們在整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鏈中處于價值低端。”一位業內人士稱。
工業4.0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要想進一步提升海工行業的競爭力,技術升級是一個方面,侯立東建議,同時應該對行業進行上下游的產業鏈整合,這能大大提高行業的成熟度。當然,作為一個重資本投入的行業,這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尤其是在當前宏觀經濟不景氣,銀行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海工裝備企業所具有的抵押資產往往不是銀行的理想資產,侯立東也表示,希望能夠獲得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以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題。“資金是企業的血脈,要想發展就得有資金。”
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