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俄羅斯“波塞冬”核動力魚雷水下測試首度公開

    去年3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首次公開表示,正在研究數款戰略核武器,以保持俄羅斯對美國的戰略核威懾能力。其中就包括名為“波塞冬”(Poseidon)的核動力魚雷。俄羅斯國防工業人士上月透露,俄軍計劃未來裝備超過32枚“波塞冬”核動力魚雷,能夠攜帶核彈頭攻擊港口與航母戰斗群。

    “今日俄羅斯”(RT)網站2月20日報道,國防部長紹伊古宣布,已圓滿完成“波塞冬”核動力魚雷的水下測試,人員全部通過培訓。俄羅斯國防部隨后首度公開測試視頻。

    俄羅斯國防部公布首份“波塞冬”無人核潛艇試驗視頻

    20日當天,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宣布,“波塞冬”核動力魚雷圓滿完成測試,人員通過培訓。俄國防部發布了一段長約40秒的視頻,測試魚雷被置于一個運輸艙內,模擬真實潛艇上的儲存艙。

    被放置在運輸艙內的“波塞冬”核動力魚雷 視頻截圖

    視頻顯示,操作人員將魚雷從水下成功發射。




    操作人員 視頻截圖

    “今日俄羅斯”介紹,“波塞冬”此前被稱為“狀態-6”,其內置小型核反應堆。擊中目標后,魚雷會引爆核戰斗部,能對敵海軍基地、航母戰斗群等高價值目標造成毀滅性打擊。

    “波塞冬”水下發射瞬間 視頻截圖

    在去年3月的年度國情咨文中,普京首度披露數個正在研發中的新武器系統,以維持對美國的戰略威懾能力,其中就包括“波塞冬”核魚雷、“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匕首”高超聲速彈道導彈等。

    美國媒體則將“波塞冬”稱為“末日核魚雷”,認為屬于“第三次報復性武器”,使美國就算能攔截俄羅斯發射的核導彈,也無法贏得核戰爭。

    根據已知消息,“波塞冬”核動力魚雷直徑約1.5米,長24米。其作戰距離可達一萬公里,下潛深度一千米,水下最大航速每小時100公里。每艘“波塞冬”均可搭載常規彈頭或2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

    塔斯社稱,目前北方造船廠正同時進行兩個特種核潛艇項目:其一是改建蘇聯解體后被擱置許久的原949A型“別爾哥羅德”號;其二是新建09851型“哈巴羅夫斯克”號。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昨日(20日)的國情咨文演講中也表示,“波塞冬”研發過程的關鍵環節已經成功,首艘母艇將于今年春季服役。

    根據俄方畫面推測的“波塞冬”結構圖,前后依次為:避碰聲吶、核戰斗部、引信、導航控制系統、核反應堆、蒸汽輪機、冷凝器、軸系、泵噴推進器

    塔斯社今年1月援引俄軍工界消息人士稱,俄海軍計劃未來列裝超過32枚“波塞冬”核動力魚雷。其中,北方艦隊與太平洋艦隊將分別部署兩艘搭載艇,每艦最多可攜帶8枚魚雷。

    來源:觀察者網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