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統計,截至2016年2月底,全球挖泥船船隊保有量為1978艘、446.5萬總噸,平均船齡為29.7年。
從船型構成情況來看,目前,在全球挖泥船船隊中,絞吸式挖泥船和耙吸式挖泥船的數量分別為391艘和584艘,占比分別為19.8%和29.5%,合計占比接近50%。
可見,絞吸式挖泥船和耙吸式挖泥船是現有挖泥船船隊中的主流船型,不僅數量居多,在疏浚能力上更是占絕對優勢。
挖泥船又稱疏浚船,主要用于各類疏浚工程、開采水下沙石和礦藏,服務于海洋工程等,其對于港口、航道的建設和清淤以及濱海開發工程的建設均具有重要意義。與全球船市發展情況相似,近幾年,全球挖泥船市場持續低迷。不過,挖泥船市場發展也有其自身特點,不論是從國內疏浚市場還是從國際疏浚市場的未來發展來看,挖泥船市場仍然面臨著很多機遇。“十三五”期間,全球挖泥船市場將穩步回暖,年成交量在20艘左右。鑒于此,我國挖泥船建造船企要積極主動出擊,在保證建造質量的基礎上,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和配套產品研發工作,力爭在挖泥船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挖泥船隊“茁壯成長”
從船齡情況來看,挖泥船船齡普遍較高,其中,20年以上高船齡挖泥船達1362艘,占挖泥船船隊運力總艘數的68.9%。
全球挖泥船船隊呈現幾大顯著特點
近年來,全球挖泥船船隊船舶普遍呈大型化趨勢。截至2016年2月,挖泥船現有船隊平均單船噸位達到2270.2總噸,較2005年的1768.2總噸的平均噸位增長28.4%。
挖泥船船隊集中度不高,分布非常分散,船東多為港口和當地疏浚承包商。
挖泥船潛在更新需求相對較大。一般而言,挖泥船普遍拆解年限在35年左右。目前全球挖泥船船隊中,船齡35年以上的老齡船舶達到766艘,存在較大的更新需求。
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歐洲四大疏浚承包商為荷蘭的Van Oord和Royal Boakalis Westminster nv以及比利時的Jan De Nul和DEME。其中,Van Oord擁有各型挖泥船共67艘,Boakalis挖泥船船隊規模達到64艘,Jan De Nul和DEME也分別擁有50艘挖泥船。
目前,中國船東共擁有挖泥船289艘。相比較而言,我國國內疏浚市場結構較為特殊,主要是區域性航道局為本區域內的港口和航道提供疏浚服務,相互之間競爭比較少。雖然近幾年各地區的航道局已經從交通運輸部的事業單位轉變為國有企業,港務局也在政企分開后分為港口管理局和港口運營公司,但國內疏浚市場結構并沒有因此發生太大變化。其中,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的三家全資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三家疏浚企業,分別是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和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近些年,這幾家公司已向著專業的疏浚承包商方向發展,挖泥船船隊迅速擴大,并開始在世界范圍內承攬疏浚業務。截至2016年2月,中交股份旗下挖泥船船隊規模達到127艘。
建造崛起“中國力量”
一直以來,全球挖泥船建造市場被歐洲船廠主導。歐洲大型挖泥船船企的設計和配套實力雄厚,經營方式靈活多樣——既可以承接整船建造訂單,由各公司在自己的船廠生產,也可以向其他挖泥船承包商或造船廠提供單個組件或套件,與其他造船廠共同設計挖泥船并管理挖泥船的建造過程。
不過,近些年全球挖泥船市場有幾個趨勢值得關注:
1歐洲建造挖泥船的船廠數量銳減,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歐洲船廠建造大型耙吸式、絞吸式挖泥船。
2挖泥船整船建造越來越多的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歐洲船廠只提供設計和關鍵設備。
3中國船廠迅速崛起,目前已在挖泥船建造市場占有顯著份額。
荷蘭IHC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挖泥船和挖泥船設備設計、建造商。據克拉克松公司統計,截至目前,該船廠共完工交付246艘挖泥船,是全球交付挖泥船最多的企業。IHC能夠提供標準的海貍(Beaver)系列挖泥船,由其子公司IHC Holland Beaver Dredgers BV建造;IHC另一家子公司IHC Engineering & Renovation BV,主要提供包括單個部件、系統和套件在內的設備。荷蘭Damen船廠也是全球知名的挖泥船建造企業,成立于1927年,主要生產標準型耙吸式、絞吸式和吸揚式挖泥船。
迄今為止,中國船廠共完工交付挖泥船235艘。目前,國內挖泥船建造廠主要有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天津新河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和南通港閘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等,這三家企業在全球范圍內也屬于主要的挖泥船建造企業。其中,黃埔文沖和新河船舶重工均完工挖泥船39艘,是我國建造交付挖泥船最多的造船企業。
受困危機“量價齊跌”
國際挖泥船市場船東主要是荷蘭、比利時的四大疏浚承包商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本地疏浚承包商或港口、河道運營機構。2001~2003年,國際疏浚市場低迷,疏浚承包商的挖泥船大量閑置。這期間,四大疏浚承包商的新船建造主要集中在少量大型絞吸式挖泥船上,同時因新加坡填海工程的中斷等因素影響,耙吸式挖泥船幾乎沒有新訂單。2004~2005年,國際疏浚市場逐漸走出低迷。全球挖泥船船隊使用率越來越高,主要疏浚公司承接了大量工程,尤其是許多疏浚量巨大的填海工程。2006~2007年,疏浚市場的高潮導致來自疏浚承包商的挖泥船訂單大量增加。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全球挖泥船市場新船成交量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在較為可觀的水平。此后,在中國疏浚市場強勁需求的推動下,挖泥船市場明顯復蘇。2010年,全球共成交挖泥船66艘,創該船型成交歷史新高。2011年之后,隨著大批量疏浚項目的完工以及前幾年的集中訂造,挖泥船市場需求大幅回落,年新船成交量基本保持在20艘左右,2015年挖泥船新船成交量僅為14艘,成為近年來挖泥船新船成交最低的年份。2016年年初至今,全球僅成交4艘挖泥船。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挖泥船市場行情的低迷,也導致了該船型新船價格出現明顯下跌。從近年成交案例來看,2013年11月,Boskalis Westminster在IHC建造的1艘萬噸絞吸式挖泥船,成交價格為1.7億歐元。
從手持訂單方面來看,截至2016年2月底,全球挖泥船訂單共計36艘、22.6萬總噸,其中包括22艘耙吸式挖泥船、8艘絞吸式挖泥船、2艘抓斗式挖泥船以及其他類型挖泥船4艘。
在現有挖泥船手持訂單中,有來自國外四大疏浚承包商的訂單14艘;來自中交建股公司的訂單2艘,訂單分別來自廣州航道局和天津航道局;來自俄羅斯船東Rosmorport的訂單5艘;來自印度船東Adani Group的訂單2艘等。
穩步回暖后市
目前,盡管全球挖泥船市場持續低迷,但無論是從國內疏浚市場還是從國際疏浚市場未來發展來看,挖泥船市場依然充滿了一定的機遇。
內河航道疏浚
未來幾年,我國內河航道疏浚將迎來大發展,投入將創新高。目前,內河航運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利用10年左右的時間,建成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到2020年全國要建成1.9萬公里高等級航道,長江等內河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區重要港口建成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港區,長江及其他主要內河航道等級要普遍提高,這將給疏浚企業及挖泥船建造企業帶來大量的發展機會。
水利疏浚市場
另一方面,水利疏浚市場也值得關注。目前,我國面臨著眾多湖泊被污染、水庫淤積、防洪設施落后等問題亟待解決。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我國要力爭通過5~10年時間,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因此,作為水利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河道湖泊疏浚、庫區清淤工程數量會大幅增加,水利疏浚投入將創新高。目前,我國水利系統的挖泥船普遍船齡偏大、性能落后,難以滿足水利建設需求。同時,由于我國水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與水利疏浚密切相關的環保疏浚市場需求也不斷增長,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環保疏浚將迎來較好的發展機遇。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我國南海戰略的穩步推進,南海島礁相關建設已勢在必行,而我國主要疏浚企業現有的疏浚裝備無法滿足今后的南海疏浚工程需要,迫切要求大型絞吸挖泥船的加入。
國際疏浚市場方面,目前國際市場上的大型工程仍然很多,比如近年來隨著超大型集裝箱船不斷投放國際航運市場,歐美許多港口碼頭正加快擴建改造步伐,以滿足未來發展需求;非洲主要能源出口國大型港口建設工程也正在規劃中;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不斷開展大型疏浚工程,總疏浚量呈上升趨勢。
目前來看,我國疏浚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所占份額較為有限,但與世界幾大疏浚巨頭相比,我國主要疏浚企業大型先進裝備明顯不足,需加快高端挖泥船運力的補充。因此,綜合各方面因素,從未來需求預測看,預計“十三五”期間,全球挖泥船市場將穩步回暖,年均成交量在20艘左右,特別是大型絞吸挖泥船成交量將明顯增加。
來自中國船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