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集裝箱船運費大跌,全球供應制約趨緩

    據日經中文網,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導致的商品供應制約情況正在不斷緩解。 截至8月,顯示全球供應鏈混亂程度的指數連續4個月改善,集裝箱船的運費比1年前的峰值下降5成。 物流阻塞的緩解為遏制通貨膨脹帶來利多,但要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仍需要一定時間。

    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每月都會公布反映全球供應制約改善和惡化情況的全球供應鏈壓力指數。 該指數是將海上與航空運輸的運費、中日美等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的交貨期、訂單余額、庫存調查項目結合在一起計算得出。 指數越高,代表供應制約程度越強,指數越低,代表供應制約緩解。



    9月7日公布的8月指數連續4個月環比下降,是物價上漲變得嚴重之前的2021年1月以來的低水平。 比2021年12月的最高值下降66%。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介紹說:“8月供應制約在相當大的范圍內緩解,各個調查對象國家的交貨期都縮短了”。

    混亂的供應鏈開始趨于穩定的情況也體現在運輸成本上。

    提供國際貨物數據的Freightos的統計顯示,40英呎(約12米)貨柜的全球海運運費在2021年9月最高時約為1.1萬美元,1年之內暴漲至5倍以上,但目前僅約為5300美元,下跌了5成多。 從中國等東亞地區開往美國西海岸或東海岸的主要航線的運費也普遍呈現出下降趨勢。 美國勞工部的統計顯示,從2022年1月最高時到7月,國際航空貨物運費指數也下降了16%。



    “船舶載著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等待入港的情況大幅減少。 可能正在擺脫最糟糕的時期”。 在美國中西部伊利諾伊州設有基地的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的高管這樣說道。 據其介紹,疫情導致從日本和中國等亞洲國家運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流通不暢,對穩定生產造成了阻礙,但情況正在改善。

    “這幾年物流成本的上升擠壓了利潤,但隨著國際供應鏈趨于穩定,(成本上漲)開始出現緩解跡象”。 在8月底的財報幫助會上,美國大型家電量販店百思買(Best Buy)的首席執行官(CEO)Corie Barry如此指出。 如果物流改善和運費下降的趨勢持續下去,將成為支撐企業收益的主要因素。

    由于新冠疫情連綿不絕導致人手短缺等原因,全球供應鏈一直處于混亂狀態。 目前,各國逐漸放寬疫情防控的行動限制,在經濟活動不斷恢復正常的情況下,供應制約也趨于緩解。 因疫情下的居家消費而急劇增加的家電等商品需求暫時告一段落,過度需求給物流帶來負荷的供需失衡現象也開始得到糾正。

    美國野村證券的經濟學家雨宮愛知指出,中國封控引起的供應鏈惡化也沒有當初擔心的那樣大。



    以美國為代表的世界各國發生了歷史性高通脹,供應鏈運轉失常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通脹。 美聯儲(FRB)副主席布雷納德9月7日指出,如果供應方面持續改善,消費由商品向服務進一步轉移,那么將為遏制商品價格的上漲助一臂之力。 美聯儲通過貨幣緊縮抑制經濟總體需求的政策與解除供應制約是平息通脹所需要的兩個要素。

    有日本汽車廠商的高管表示,“仍看不清半導體采購等供應制約未來會如何”。 豐田等4家日本汽車廠商8月在美國的新車銷量同比下滑17%。 雖然降幅與最近幾個月相比有所收窄,但形勢依然嚴峻。 存在的風險是,供應制約導致汽車價格居高不下、銷量減少,從而造成景氣惡化。 接下來就是圣誕節商戰,容易發生物流混亂的季節正在臨近。

    雖然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供應鏈指數呈下降趨勢,但與疫情前相比依然偏高。 貨柜船等的運輸費用也是如此。 俄烏沖突和美歐對俄制裁長期化,如果以“沒有俄羅斯”為前提重構國際供應鏈的話,可能需要以數年為單位、花費很長時間才能使供應鏈恢復正常。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