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couao">
  • <xmp id="couao"><menu id="couao"></menu>
    <xmp id="couao">
  • <dd id="couao"></dd><menu id="couao"><menu id="couao"></menu></menu><nav id="couao"></nav>
  • <nav id="couao"><code id="couao"></code></nav>

    鉆井裝備市場今年有望再現歷史高峰

    海洋鉆井裝備建造市場在沉寂了兩年之后,自去年10月重新啟動,截至今年7月已經連續10個月保持高密度訂造狀態,累計出現92座鉆井裝備新造訂單,其中包括自升式鉆井平臺47座、鉆井船36艘、半潛式鉆井平臺5座、輔助鉆井平臺4座。今年前7個月,市場共出現68座鉆井裝備訂單,預計全年的訂單量有望達到90座左右,成為除1980年之外的第二個歷史高峰年。


    本輪熱潮遠超上次

        最近10個月的海洋鉆井裝備訂單量已經遠超上一輪訂造高峰期,即2005~2008年間各年的訂單量,只有上世紀80年代初期第二次石油危機引發的鉆井平臺建造熱潮可與之相比。當時,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全球共訂造了超過250座鉆井設備,其中超過80%是自升式鉆井平臺。而最近這10個月的訂單中,近45%的訂單是深水浮式鉆井平臺,50%的訂單為高端自升式鉆井平臺。

        今年1~7月,市場共成交68座鉆井裝備訂單,這一數量已超過2005~2008年間的訂單量,其中包括自升式鉆井平臺30座、鉆井船30艘、半潛式鉆井平臺4座、輔助鉆井平臺4座,此外,還包括大量選擇權訂單。據統計,在2010年10月后簽訂的選擇權訂單中,目前已有20座鉆井裝備選擇權訂單開始執行,其中自升式鉆井平臺11座、鉆井船8艘、輔助鉆井平臺1座;還有42座鉆井裝備的選擇權訂單等待執行,分布在9家船廠、19家船東,其中自升式鉆井平臺24座、鉆井船14艘、半潛式鉆井平臺4座。

    本次高峰更趨理性

        在這新一輪的訂造高峰中,穩步上升的油價、鉆井服務商更新船隊的需求(尤其是自升式鉆井平臺)、船廠相對較低的報價和優惠的付款方式是促使船東訂造鉆井平臺的主要因素。

        2010年10月,國際油價從80美元/桶起穩步上升,于2011年4月達到國際經融危機爆發之后的油價峰值,如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達到110美元/桶。隨后,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國際油價開始回調。不過,即使最近受到美國債務危機的打擊,國際油價仍維持在80美元/桶以上。

        這一次的訂造高峰與2005~2008年間訂造高峰的不同之處在于,本輪訂單主要基于鉆井服務商更新船隊的需求,而2005~2008年間則有大量投機者進入市場訂造鉆井平臺。本輪訂造高峰中,幾乎難覓投機者身影,絕大多數鉆井裝備都是由鉆井服務商訂造的。

        當然,船廠優惠的付款條件也是吸引鉆井服務商訂造平臺、更新船隊一個重要的因素。這92座鉆井裝備訂單中,絕大多數是采用大比例尾款支付方式。其中,不少訂單的付款方式為合同簽訂時支付20%,平臺交付時支付80%,如新加坡吉寶遠東船廠獲得的多數自升式鉆井平臺訂單;一些訂單的付款方式為25:75,如韓國大宇造船海洋從阿克鉆井(Aker Drilling)公司獲得的2艘鉆井船訂單;還有30:70的付款方式,如韓國現代重工從鉆石海洋工程(Diamond Offshore)公司獲得的鉆井船訂單;以及20:20:60的付款方式,如新加坡裕廊船廠從美國諾貝爾集團(Noble Corporation)獲得的4座F&GJU-3000N型自升式鉆井平臺訂單。而中國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從Prospector Offshore Drilling公司獲得的4座F&GJU-2000E型自升式鉆井平臺訂單則采用了10:90的付款方式。

        本輪訂造熱潮中,共有32家船東訂造了鉆井裝備,總投資約363億美元,其中,19家船東訂造了自升式鉆井平臺,15家船東訂造了鉆井船,3家船東訂造了半潛式鉆井平臺,1家船東訂造了輔助鉆井平臺。具體排名如下:巴西Sete Brazil公司訂造了總計約46億美元的鉆井船,居首位;丹麥鉆井服務商馬士基鉆井公司訂造2座高端的Gusto MSC CJ-70型自升式鉆井平臺和4艘鉆井船,總投資達38億美元,居次席;挪威鉆井服務商Seadrill公司緊隨其后,訂造了12座鉆井平臺,包括5座自升式鉆井平臺、3艘鉆井船、4座輔助鉆井平臺,合計金額約36.5億美元;美國諾貝爾公司的投資金額也近30億美元。在船東投資金額中,除支付船廠建造鉆井平臺的費用外,還包括項目管理費用、備件購買費、資金成本、啟動成本等。

    新、韓船企仍有優勢

        從裝備制造企業接單情況看,韓國企業獲得超過175億美元的訂單,新加坡企業獲得超過70億美元的訂單,合計市場份額超過75%。巴西船廠憑借著該國裝備本土化制造的政策也獲得本國石油公司的46億美元鉆井船訂單。除韓國、新加坡以及巴西之外,其他國家相關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合計僅為10%。

        在所有海工裝備制造企業中,三星重工成為最大贏家,承接訂單金額達85億美元,吉寶遠東船廠憑借接獲24座自升式鉆井平臺和1艘半潛式輔助鉆井平臺訂單,合同金額排名第二,約54億美元;排在第三的現代重工接單金額約為47億美元;大宇造船海洋接單金額也接近44億美元。

        三星重工、現代重工、大宇造船海洋三家韓國船企獲得了36艘鉆井船中的29艘,所占比重為80%。其他7艘鉆井船為巴西國家石油公司通過Sete Brazil在本國南大西洋船廠(EAS)訂造,由三星重工提供設計和技術支持。

        新加坡吉寶遠東船廠、勝科海事裕廊船廠、勝科海事PPL船廠獲得47座自升式鉆井平臺中的34座,所占比重為72%。我國的大船重工、南通中遠船務以及印度的ABG船廠、阿聯酋的Lamprell船廠、吉寶美國船廠分享了其他13座自升式鉆井平臺訂單。另外,南通中遠船務獲得2座圓筒形半潛式鉆井平臺和3座船形輔助鉆井平臺訂單,大宇造船海洋獲得3座半潛式鉆井平臺訂單,吉寶遠東船廠獲得1座半潛式輔助鉆井平臺訂單。

    未來中度興旺可期

        鉆井裝備市場10個月以來的訂造熱潮已經遠超市場預期,預計如此繁榮的狀況將很難持續,這需要穩定的經濟基本面和持續的高油價支撐,而世界經濟目前的脆弱狀態顯然無法提供堅實的支撐。實際上,今年6月和7月的市場已經比前8個月有所降溫,更能反映市場風向的是,最近一兩個月選擇權訂單到期而沒有執行的現象開始出現。

        不過,市場也不會回到國際金融危機剛剛爆發之后的2009年那樣的低迷狀態。據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油氣勘探生產支出調查》分析,2011年全球油氣勘探生產投資將比2010年增加16%,從4580億美元增至5290億美元,而半年前巴克萊資本的調查顯示全球增幅為11%。基于高油價這一因素,巴克萊資本預計,從2011年開始,未來數年全球油氣勘探生產投資都將以兩位數的幅度增長。

        今年,鉆井裝備訂造市場的繁榮局面已經由前7個月共計68座平臺的訂單牢牢確立,預計全年將成為繼1980年之后的第二個歷史高峰年。而未來兩三年,如果世界經濟沒有收到歐洲和美國債務危機以及中國通貨膨脹影響而硬著陸的話,全球鉆井裝備訂造市場將有望維持中度興旺的狀態。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韩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