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中型船企大鮮造船正借助韓美合作造船項目籌劃出售旗下造船廠。但根據韓國官方數據顯示,中型船廠處于下滑之勢,其發展趨勢并不理想。
籌謀2年之久,大鮮造船出售旗下船廠
韓媒稱,大鮮造船已正式啟動自2023年起籌備的影島造船廠出售程序,并正著手尋求潛在收購方。
隨著韓美合作造船項目——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MASGA)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已有多家韓國企業表現出有意將影島造船廠作為船舶維護、維修、運營(MRO)前沿基地。有鑒于此,大鮮造船認為目前是出售該船廠的最佳時機。
據悉,大鮮造船關于出售影島造船廠的計劃已經醞釀超過2年,如今正式進入執行階段。待順利出售后,大鮮造船后續將專注于運營釜山多大浦造船廠。
從地理位置來看,影島造船廠地塊周邊已經形成商業圈,但通過房地產開發實現出售的可能性較低。原因在于,影島造船廠地塊與韓國另一家中型船企HJ重工毗鄰,地塊用途變更存在較大限制。
在財務數據方面,大鮮造船2023年錄得16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2億元)的虧損;2024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1%,達到322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6.6億元),虧損額縮減至5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827萬元)。
2025年上半年,大鮮造船實現營業收入132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8億元)、營業利潤28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439萬元),成功扭虧為盈。
韓國造船業相關人員表示:“大鮮造船影島造船廠目前正在推進尋找收購方的具體程序。鑒于周邊造船廠仍在運營,維持現有造船功能將成為收購后的重要考量條件”。
訂單量、訂單額全部暴跌,韓國中型船廠處境危險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大鮮造船將韓美合作造船項目視為此次出售的契機,但在當前的新造船市場情況下,韓國中型船廠的前景并不明朗。
韓國商業媒體《Koreabizwire》在9月8日的報道指出,基于MASGA項目等舉措,韓美在海軍及商船領域的合作機遇不斷擴大,盡管如此,韓國中型造船業依舊處于崩潰邊緣。
韓國進出口銀行海外經濟研究院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韓國中型船廠的新簽訂單量同比暴跌72%,僅為15萬修正總噸,即K造船的6艘油輪訂單。DH造船、大鮮造船、HJ重工等其他中型船企則顆粒無收。
相比之下,被歸類為大型船企的HD現代尾浦在今年上半年斬獲27艘中型船舶訂單,共計54萬修正總噸,占據中型船企總訂單量的近79%。
與此同時,韓國中型船廠的訂單總額驟降至2.9億美元,同比暴跌81.5%,其在新船訂單總量中的占比跌至0.8%——這是自2006年有記錄以來首次跌破1%。
在手持訂單方面,韓國中型船廠的訂單量已縮減20%,僅夠維持未來兩年的建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