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象山、奉化兩地多家船廠,幾十條老舊漁船“核準身份”后,排隊等待上船臺拆解,減船轉產漸入高潮。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根據農業部下達的指標,到2020年寧波市要壓減海洋捕撈漁船810艘、總功率10.23萬千瓦。“各地漁區很多漁民主動要求減船轉產,積極性高漲,推進速度很快。如果上級補助資金能及時到位的話,五年任務有望在兩年內全部完成。”該局相關負責人說。
“東海無魚”的困境,根源在于漁船捕撈強度太大。為實現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有必要通過漁船數量和總功率“雙控”,把近海漁船捕撈強度降下來。根據部署,農業部下達寧波市2016年度拆解任務為107艘14267千瓦,由象山縣和奉化區承擔。2017年,海洋捕撈漁民減船轉產工作將全面推開,減船總任務3000千瓦以下的其他8個區縣(市),年內將一次性完成減船轉產任務。今年,全市上報計劃減船數合計81800千瓦,需要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約4.09億元,爭取完成5年減船任務的90%以上。
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減船轉產堅持漁民自愿和政府引導相結合的原則,按照“屬地負責”“先減后補”的方式實施,實現船拆解、證注銷、錢發放、人上岸。漁民注銷“四證”,漁船拆解完畢后,按照核定的漁船功率確定減船轉產補助金額,一艘普通大馬力拖網漁船的減產補助金可在百萬元以上。
減船轉產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象山、寧海、奉化等沿海地區的黨委政府相繼制定、出臺屬地實施方案,鼓勵漁民減船轉產。據統計,截至本月上旬,象山縣完成拆解24000千瓦,另有47800千瓦已列入減船計劃并簽訂協議;奉化區完成拆解18200千瓦。從拆解量看,兩地分別完成5年計劃的近四成和五成多。
年前,石浦13艘減船轉產漁民拿到了首筆補助款共計725萬余元,為省市應下放補助款的50%。石浦漁山村老漁民戴貴芳一家通過網絡銷售石浦海鮮和特產,“有了拆船補助資金,自己今后養老不用愁,還能支持兒女創業。”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說,對減船上岸漁民,漁區政府部門將加大就業培訓力度和政策扶持,引導近海捕撈漁民因地制宜發展生態健康水產養殖和水產品流通加工、休閑漁業等,并通過實施全民參保計劃,解決“失海漁民”的后顧之憂。
來源:寧波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