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水實在太大、太急,不僅小船容易走錨,大船錨鏈也很容易被扯斷!”11日,鎮江海事局通航管理中心邢巍主任告訴記者。過去一周,受強降雨和大潮水影響,鎮江轄區發生船舶走錨、斷錨險情達十多起,給水上交通安全帶來了極大威脅。而一艘香港商船,兩根錨鏈發生斷裂后沉入江底。
邢巍主任說,在高水位之下,因受碼頭泊位和運河封航影響,長江拋錨船舶眾多。許多大型船舶會在錨地臨時錨泊等待靠泊,過去拋一只錨就可以將船固定住,現在往往要拋雙錨才行。而一些從內河出來的小型船舶,本身錨小抓力有限,在激流中就更容易發生走錨。
7月9日,一艘香港商船拋雙錨的情況下,兩根錨鏈發生斷裂,雙錨沉入江底,導致船舶發生漂移。幸虧鎮江海事及時組織拖輪施救,才避免撞船危險。“船舶在激流中一旦失去錨鏈,就好像汽車在坡道上沒了剎車,風險非同小可”, 邢巍告訴記者,因此每到這洪水季節,海事部門都會盯緊錨泊船,防止發生意外。
為應對險情,鎮江海事局采取了不少應對措施,主要包括控制錨地錨泊船數量,拉大錨泊船擋距;督促錨泊船夜間加強值班,必要時備車應急;加派海巡艇巡邏,進入船舶集中區域宣傳;備足快速反應應急搜救力量,及時處突等。
不僅如此,考慮到進入長江的外輪需要引航員方可開船的特殊情況,海事部門甚至還與引航部門協商,必要時讓引航員去就近住到錨地現場附近,以隨時應對突發情況。
鎮江海事局在此提醒:洪水季節,船舶錨泊務必留專人值守,發現發生船舶走錨等險情時,要及時向海事部門報告,并果斷采取應對措施,以保障船舶安全。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