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了2016(年中)沿海散貨水運形勢報告。上海航交所分析師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影響沿海散運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上半年,沿海散運市場行情呈現出觸底反彈的“V”字形走勢。其中,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板塊,煤炭行業去產能、控產量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原煤產量呈現大幅下降態勢。數據顯示,1~6月,我國原煤產量16.28億噸,同比下降9.4%,產能過剩局面有所改善。由于煤炭運輸需求持續疲軟,沿海散運市場運力過剩現象未得到根本緩解,平均運價水平繼續下滑。
在鐵礦石運輸方面,前5月,沿海主要港口外貿鐵礦石接卸量3.77億噸,同比增長6.0%,增速同比增加11.4個百分點。但在“去產能”背景下,粗鋼產量同比下滑,下游生產需求增長相對有限,進口鐵礦石無法得到有效消化,導致港口鐵礦石庫存量連續創下新高,并突破1億噸高位,已達到近兩年的最高水平。鐵礦石進口增長也帶動中轉需求增長,前5個月,沿海二程鐵礦石中轉量同比增長11.1%,其中北方內貿二程礦運輸量回暖明顯。
今年上半年,我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8.9%,高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7個百分點,發展形勢良好。在國內原油產量不斷下跌的情況下,進口原油依存度持續上升。前6個月,原油月進口量多在3000萬噸以上,累計完成1.87億噸,同比增長14.2%,進口依存度達到64.7%的歷史高位;進口金額為509.6億美元,同比下降26.7%。受此影響,沿海主要港口原油吞吐量回升,但主要增量為外貿進口吞吐量;“北油南運”需求淡穩,原油運輸行情穩定,成品油運輸行情上升。據統計,上半年我國沿海內貿原油運輸量的增幅約為13%。其中大連港上升明顯,同比增長85.5%,增長點主要在于環渤海地區外貿進口原油中轉量增大。
展望下半年沿海散貨運輸行情,該報告分析認為,下半年,我國經濟仍將面臨下行風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難度將持續加大;受去產能、去泡沫和清理債務等因素影響,資金供需萎縮制約投資回升。反映在沿海散貨運輸市場上,在調整能源結構背景以及“十三五”規劃等重要政策的支持下,下半年,非化石能源替代燃煤發電仍將制約動力煤需求。但在各地煤炭去產能政策落實到位的情況下,煤炭供應偏緊將成為市場常態,從而將進一步提升進口煤的競爭力及采購需求。加之國際海運費上漲及人民幣貶值影響,下半年進口煤市場有望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
鋼鐵行業是我國產能過剩的“重災區”,在環保政策、產業結構轉型等要求的持續施壓下,去產能仍將作為鋼鐵行業下半年的首要任務,據預測,今年中國粗鋼產量將減少至7.7億噸左右。下半年,我國鐵礦石進口量仍將延續上半年增長態勢,全年鐵礦石進口量將超過9億噸,同比增長5%以上。但在去產能的大背景下,鋼鐵產量對鐵礦石需求難以形成有力支撐,然而鋼廠進口礦石依存度穩步攀升,預計下半年二程礦運輸需求增長總體平穩。
下半年,沿海港口外貿原油進港量仍將明顯上升;海洋油田產量平穩,海洋油運輸穩定;陸產原油下水量維持低位。國內原油運輸量將穩中有升,行情總體平穩。成品油供應充足,但需求上升乏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沿海成品油運輸需求總體平穩,運價可能會因貨源不同而有所波動。
來源:中國船舶報 記者 王孫